陶公山
在今湖南湘潭市西。《清一统志 · 长沙府》: 陶公山 “在湘潭县西七里。旧多古木。晋陶侃镇潭州,卜筑于此,因以为名。《县志》: 山下临深潭,曰锦石湾。潭畔有石,踞江拥沙而起,色赤如锦,因名”。今山上有陶侃衣冠冢。冢前有 “晋都督陶桓公墓” 碑。
在今湖南湘潭市西。《清一统志 · 长沙府》: 陶公山 “在湘潭县西七里。旧多古木。晋陶侃镇潭州,卜筑于此,因以为名。《县志》: 山下临深潭,曰锦石湾。潭畔有石,踞江拥沙而起,色赤如锦,因名”。今山上有陶侃衣冠冢。冢前有 “晋都督陶桓公墓” 碑。
清建。为柳条边门之一。在今辽宁本溪满族自治县东南碱厂镇。《清 一统志·兴京》:硷厂边门 “在城南一百四十里。南至岫岩厅所辖凤凰城边界三十里”。
北宋政和三年(1113)改赵城县置, 治所在今山西洪洞县北二十八里赵城镇。金复改赵城县。北宋政和三年(1113年)升赵城县置,治今山西省洪洞县北赵城。辖境相当今山西省洪洞县北、霍州市南一带。金复降为赵
又作木罗火。元置,在今黑龙江省东宁县西南。元《析津志》天下站名: “东洋州百二十(里)土罗火。”明废。
亦作绸山。在今浙江义乌市西北二十五里。《新唐书·地理志》 婺州: 义乌县 “本乌伤,武德四年以县置绸州,因绸岩为名”。《方舆纪要》 卷93义乌县 “黄檗山” 条下: 绸山 “峰峦绸叠,即绸岩”。
北宋端拱元年 (988) 置,治所在黎阳县(今河南浚县东)。天圣元年 (1023) 改为安利军。明道中复为通利军。熙宁三年 (1070) 废。元祐初复置,政和五年 (1115) 升为浚州。北宋端拱元年
即苏示县。《旧唐书·地理志》 嶲州苏祁:“汉苏夷县,属越嶲郡。后周平南夷,于故城复置。”在今四川西昌市西北六十里礼州镇。
在今陕西华县西。《资治通鉴》:东晋太元十五年(390),“冯翊人郭质起兵于广乡以应秦”,移檄讨姚苌。胡三省注:“魏收《地形志》:郑县有广乡原。”在今陕西省华县西。《资治通鉴》:东晋太元十五年(390年
1939年析亹源县置,属青海省。治所在八宝寺(今青海祁连县)。以祁连山而得名。1951年改为祁连区人民行政委员会。1952年设立祁连藏族自治区(县级)。1953年改为祁连县。1939年由亹源县析置,治
一名白马湖。在今河南沁阳县东北。《水经·沁水注》:白马沟水“首受白马湖,湖一名朱管陂,陂上承长明沟,湖水东南流,径金亭西,分为二水,一水东出为蔡沟,一水南注于沁也”。又称白马湖。在今河南省沁阳市东北。
在今四川郫县南。为古蜀国望帝杜宇、丛帝开明 (鳖灵) 的墓祠。《方舆胜览》 卷51成都府: 望帝祠 “有墓在郫县南一里,与鳖灵墓相对”。相传杜宇 “教民务农”; 开明善治水,“决玉垒山以除水害”,皆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