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陕县

陕县

秦置,属三川郡。治所在今河南三门峡市西陕县老城。西汉属弘农郡。东汉属恒农郡。西晋属弘农郡。北魏为弘农郡治。后改为北陕县。北周复改为陕县,为崤郡治。隋开皇初为陕州治。大业三年(607) 改属河南郡。义宁元年 (617) 为弘农郡治。唐为陕州治。元属河南府路。明洪武元年 (1368) 省入陕州。1913年改陕州为陕县,属河南豫西道,寻属河洛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1960 年撤销陕县,并入三门峡市。1962年复置陕县,移治今三门峡市。


在河南省西部、黄河南岸,北临山西省。属三门峡市。面积 1763 平方千米。人口34.3万。辖4镇、13乡。县人民政府驻大营镇。西周时周、召二公以陕原(即陕陌)为界分陕而治,故名。《读史方舆纪要》河南府陕州:陕原“在州西南二十五里。《括地志》:周、召分陕,不因城名,从原而界也”。战国为陕邑,先后属魏、韩、秦。秦置陕县(今三门峡市西旧陕县),属三川郡。汉属弘农郡。三国魏、西晋因之。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置陕州,治陕县,十八年废。北魏宣武帝改陕县为北陕县。东魏天平初复置陕州,西魏大统三年(537年)废。北周改北陕县为陕县,周明帝复置陕州。隋大业三年(607年)废陕州,陕县属河南郡;义宁元年(617年)于陕县置弘农郡。唐武德元年(618年)改弘农郡为陕州,天宝元年(742年)改为陕郡,乾元元年(758年)复改陕州。明洪武元年(1368年)废陕县入陕州,属河南府。清雍正二年(1724年)升为陕州直隶州。1913年废陕州为陕县,属豫西道。1914年属河洛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1949年陕州专区驻地。1952年属洛阳专区。1960年废陕县入三门峡市。1962年复置陕县,移治今址。1969年属洛阳地区,1986年改属三门峡市。地处崤山山地、黄土塬和黄土丘陵区,黄河流经北部边缘。属南温带半干旱气候。农产以小麦、玉米、棉花、烟叶为主。矿产有煤、石膏、铝土、重晶石等。工业有冶金、建材、煤炭、化工、电器等。陇海铁路、连霍高速公路和209、310国道及三洛公路经此。古迹有温塘摩崖造像、达摩塔、安国寺等。


猜你喜欢

  • 大槲树

    即今山西陵川县西南大槲树。1943年晋冀鲁豫边区置陵高县治此。

  • 上顿渡

    即今江西临川市西南上顿渡镇。明弘治《抚州府志》卷6:临川县有上顿渡。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2临县川西南有上顿渡。

  • 平景村

    即今河北高碑店市东四十二里平景乡。明万历《保定府志》卷2新城县图:东北有平景村。

  • 怀泽场镇

    北宋废怀泽县置,属郁林县。即今广西贵港市西南一百里思怀乡。古镇名。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西南。北宋属郁林县。

  • 姑余 (馀) 山

    即昆嵛山。在今山东半岛莱阳市东至荣成市成山角间。元于钦 《齐乘》 卷1: “ 《仙经》 云: 姑余山,麻姑于此修道上升,余址犹存,因名姑余。后世以姑余、昆嵛声相类,因讹为昆嵛然。”

  • 恩羊渡

    亦作恩阳渡。即今四川巴中市西南六十里恩阳镇。为通仪陇县孔道。清道光 《保宁府志》 卷10巴州: 恩阳渡 “在州西六十里”。

  • 大乡县

    南朝梁置,属武陵郡。治所在今湖南永顺县东南老司城。五代废。古县名。南朝梁置,治今湖南省永顺县东南。属沅陵郡。唐为溪州治。五代废。

  • 俱六城守捉

    唐置,在今新疆阜康市附近。《新唐书·地理志》: 北庭大都护府 “有俱六城守捉”。《元和志》 卷40庭州: “俱六镇在州西二百四十里,当碎叶路。”唐置,约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阜康市境内。后废。

  • 觉洛浣

    即今新疆吐鲁番市东南艾丁湖。为托克逊河所潴。清宣统 《新疆图志》 卷71: 觉洛浣 “在(吐鲁番) 厅南约二百二十里。东西长,西北狭,亦盐湖之一”。“艾丁湖”的旧称。

  • 阿勒坦托辉泊

    即今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东北、四子王旗西北之腾格日淖日。清张穆《蒙古游牧记》卷5:喀尔喀右翼部“牧地有爱布哈河,塔尔浑河,合流猪为阿勒坦托辉诺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