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
今西藏西部。北界新疆,东界后藏,东南邻尼泊尔,西南邻印度。宋代称为纳里,元代称纳里速古鲁孙。藏语意为阿里三部。旧指古格(在今阿里西南部)、布浪(在今阿里东南部普兰一带)、芒城(在今拉达克地区),这是由吐蕃王室后裔统治的三个小王国。“阿里”藏语意为属下。
今西藏西部。北界新疆,东界后藏,东南邻尼泊尔,西南邻印度。宋代称为纳里,元代称纳里速古鲁孙。藏语意为阿里三部。旧指古格(在今阿里西南部)、布浪(在今阿里东南部普兰一带)、芒城(在今拉达克地区),这是由吐蕃王室后裔统治的三个小王国。“阿里”藏语意为属下。
在今陕西宁强县东五十里。《方舆纪要》卷56宁羌州:天台岭“其山高而顶平,因名。岭下有铁锁桥”。
清雍正时置,属西宁办事大臣。为玉树四十族之一。驻牧地在沁喀庄 (今青海称多县西北通天河东北岸)。清末为玉树二十五族之一。
一作昌凝湖。又名昌宁海。在今甘肃金昌市东北。水磨川自永昌县出边墙东北流至宁远堡北四十里潴为湖。清梁份 《秦边纪略》 卷2: “湖在永昌卫北一百里,镇番卫西一百五十里。明万历间,夷青把都据之,与庄浪大松
亦作陈家市。即今海南省文昌县东南清澜镇。《明史·地理志》 琼州府文昌县:清澜千户所“万历九年迁县东南南都陈家村”,即此。
西汉置,属涿郡。治所在今河北中部或北京市西南部。东汉废。
即今安徽颍上县西北十八里铺乡。清乾隆年间置驿。
即今安徽含山县南陶厂镇。光绪 《大清直省地舆全图》: 含山县南有陶家场。
①春秋时齐地。亦作俆州或徐州。在今山东滕州市南。《春秋》: 哀公十四年 (前481),“齐陈恒执其君,寘于舒州”。一说在河北大城县界。《史记·齐太公世家》 作俆州。《鲁周公世家》 作徐州。②北周大象二
即今福建霞浦县东松山。明正统九年(1444) 由三沙堡移此。清设烽火镇市。
在今河南开封市西南。《宋史·河渠四》:嘉祐三年 (1058) 正月,开京城西葛家冈新河,以有司言: “至和中,大水入京城,请自祥符县界葛家冈开生河,直城南好草陂,北入惠民河,分注鲁沟,以纾京城之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