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没
又作阿昧、阿模里。即今伊朗北部里海滨阿莫勒。《新唐书·西域传·大食》:“岐兰之东南二十日行得阿没,或曰阿昧。”
又作阿昧、阿模里。即今伊朗北部里海滨阿莫勒。《新唐书·西域传·大食》:“岐兰之东南二十日行得阿没,或曰阿昧。”
隋开皇九年 (589) 改西衡州置,治所在今含洭县 (今广东英德市西北浛洸镇)。辖境相当今广东英德市西北部地。开皇二十年 (600) 废。唐武德五年 (622) 复置,治所在浛洭县 (今英德市西北浛洸
在今越南东北部广宁省鸿基市南下龙湾。《元史·安南传》: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镇南王征安南,“(陈)日烜至安邦海口,弃其舟楫甲杖, 走匿山林”。
春秋战国时国,都僰 (今四川宜宾市)。《汉书·地理志》 犍为郡僰道: “应劭曰: 故僰侯国也。”
清光绪五年 (1879) 置,属奉天府。治所在今吉林梅河口市东北海龙镇。二十八年 (1902) 升为海龙府。清光绪五年(1879年)置,治今吉林省梅河口市东北海龙镇。二十八年升为府。
在今广东顺德市西海口村。西临南海市界。清咸丰 《顺德县志》 卷5: 墟市有 “海口村”。
又作百雁关。在今河南罗山县西南一百里,河南、湖北二省交界处。《舆地纪胜》卷80信阳军:黄岘关“今名九里关,在军南百里”。明置巡司于此。俗称界牌关,又称黄岘关、百雁关。在河南省东南缘,罗山县城关镇西南与
唐天宝元年 (742) 改恭州置,治所在和集县 (今四川马尔康县东。一说在黑水县西沙石多乡西干市坝)。乾元元年 (758) 复改为恭州。唐天宝元年(742年)改恭州置,治和集县(今四川红原县南刷经寺镇
在今广西那坡县西南一百八十五里,为中越边境要隘之一。《清一统志·镇安府》 “平孟隘”条: “又有剥勘隘、上下盖隘,在城西。俱外连越南,有兵防汛。”
清雍正六年 (1728) 改盐井卫置,属宁远府。治所在今四川盐源县东卫城镇。民国初属建昌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1939年属西康省。1951年县治迁盐井乡 (即今盐源县)。1955年属四川省。在四川
明置,属茂州。在今四川茂县西北五十里飞虹乡 (松溪堡)。明曹学佺 《蜀中广记》 卷32引 《边防记》: “松溪堡附近黑苦七族番众二千有奇。嘉靖间攻围堡城,绝我饷道,要我重赂乃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