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邑镇
即今河北武安县西六十里阳邑镇。隋为阳邑县治。
在河北省武安市西部。面积107平方千米。人口4.3万。镇人民政府驻阳邑,人口 6870。隋开皇十年(590年)置阳邑县于此,以处南洺河北岸得名。大业初废为镇。1953年设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镇。产小麦、玉米、谷子、棉花。有煤窑及砖瓦、选矿、食品加工等厂。为市西农贸中心。邯长铁路、309国道及武列公路经此。古迹有东魏石刻北丛井造像碑。
即今河北武安县西六十里阳邑镇。隋为阳邑县治。
在河北省武安市西部。面积107平方千米。人口4.3万。镇人民政府驻阳邑,人口 6870。隋开皇十年(590年)置阳邑县于此,以处南洺河北岸得名。大业初废为镇。1953年设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镇。产小麦、玉米、谷子、棉花。有煤窑及砖瓦、选矿、食品加工等厂。为市西农贸中心。邯长铁路、309国道及武列公路经此。古迹有东魏石刻北丛井造像碑。
又作序溪。在今湖南溆浦县南境,为沅江支流。《楚辞·九章·涉江》: “入溆浦余儃佪兮,迷不知吾所如。” 《汉书·地理志》 作序溪。见“溆水”。
即今江苏射阳县北千秋乡。旧属阜宁县,初名下尖头港。1919年华成垦殖公司总部迁此,取“立业千秋”之义改今名。
在今江苏吴江市北九里。《方舆纪要》卷24苏州府吴江县:瓜泾港“嘉靖三十二年,倭寇屯石湖,县令杨芷引兵逆战于瓜泾港,颇有斩获。《志》云,瓜泾港分太湖支流,东北出夹浦而会于吴淞江”。在今江苏省吴江市北。分
在今天津市蓟县东北与河北兴隆县接界处。《旧唐书· 安禄山传》: 天宝六年 (747),“于范阳北筑雄武城,外示御寇,内贮兵器,积谷为保守之计”。其后于此设军使,为州境要地。《资治通鉴》: 唐会昌二年
五代唐改许昌县置,属许州。治所在今河南许昌市东北五十一里许田。北宋熙宁四年(1071)废入长社县。古县名。五代唐避先祖李国昌讳,改许昌县置,治今河南省许昌市东北许田。属许州。北宋熙宁四年(1071年)
即今陕西耀县西北柳林乡。1941—1943年陕甘宁边区置同宜耀县治此。
清雍正五年(1727) 改安隆营置,属右江镇。有游击,驻西隆州八达城 (今广西西林县)。后废。
在今陕西澄城县北二十里。《方舆纪要》卷54澄城县: 亲邻寨 “元末,李思齐命将筑寨为戍守处”。
清雍正十二年(1734)设,在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新巴尔虎右旗东南贝尔湖西北。见民国《黑龙江志稿》卷33《武备志·兵事》。
一作沙拉布拉克塔布图。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置,在今新疆裕民县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