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阳谷县

阳谷县

①东晋宁康初(373)改春谷县置,属宣城郡。治所在今安徽繁昌县西北。寻废。

②隋开皇十六年(596)置,属济州。治所在今山东阳谷县东北三十里,俗呼水没城。《寰宇记》卷13阳谷县:“取县界故阳谷亭为名。”大业初属济北郡。唐初属济州,后改属郓州。北宋景德三年(1006)移治孟店, 即今治。宣和元年(1119)属东平府。元属东平路。明、清属兖州府。民国初属山东东临道。1925年属东昌道。1928年直属山东省。


(1)古县名。东晋孝武帝改春谷县置,治今安徽省繁昌县西北。属宣城郡。寻废。(2)今县名。在山东省西部,南邻河南省。属聊城市。面积 1048.5 平方千米。人口75.3万。辖11镇、5乡。县人民政府驻阳谷镇。隋开皇十六年(596年)析东阿县置阳谷县,治今县东北。取古阳谷亭为名。属济州,后属济北郡。《太平寰宇记》:阳谷县“取县界故阳谷亭为名”。唐初属济州,后属郓州。北宋景德三年(1006年)徙治孟店(今阳谷镇),属郓州。金属东平府。元属东平路。明、清属兖州府。1914年属东临道,1925年属东昌道,1928年直属省。1939年建立抗日民主政权。1940年属鲁西行政区运东专区。1941年后属冀鲁豫行政区第四、六、九专区。1949年属平原省聊城专区。1952年划归山东省。1958年并入寿张县,1961年复置。1964年寿张县撤销,金堤以北地区并入。1967年属聊城地区。1997年撤销聊城地区,属聊城市。地处黄河冲积平原,地势由西南向东北缓倾。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主产小麦、玉米、高粱、谷子、花生、棉花等,棉花生产具有悠久历史,是特产之一。阿胶是著名特产,曾是唐、宋、明、清时期的贡品。另外柳编、竹编、草编、蒲编也是本县特产,畅销国际市场。工业有纺织、机械、食品、饮料、造纸、橡胶、化工、电力、医药、电气等厂。京九铁路经过县境并设站。齐南、聊商、聊位、蒙馆公路经此。名胜古迹有景阳岗、阿城故城遗址、张秋镇刘楼黑固堆大汶口文化遗址、张秋镇许楼红固堆大汶口文化遗址、博济桥。


猜你喜欢

  • 余江县

    1914年以安仁县改名,属江西豫章道。治所即今江西余江县东北锦江镇。1927年直属江西省。1961年迁驻邓埠镇,即今治。在江西省东北部。属鹰潭市。面积937平方千米。人口34.8万。辖6镇、5乡。县人

  • 恒丰县

    唐武德二年 (619) 置,属万州。治所在今四川达县西北江陵乡。贞观元年 (627) 废入永穆县。古县名。唐武德二年(619年)置,治今四川省达州市境。属万州。贞观元年(627年)废入永穆县。

  • 戾陵堰

    三国魏嘉平二年 (250) 刘靖主持修建,在今北京市西石景山区永定河上,引水入车箱渠东注高梁河。 《水经·鲍邱水注》: 高梁水 “首受㶟水于戾陵堰,水北有梁山,山有燕刺王旦之陵,故以戾陵

  • 腄县

    又作锤县。秦置,属胶东郡。治所即今山东烟台市西南福山镇。《史记·秦始皇本纪》: 二十八年 (前219),“始皇东行郡县……并渤海以东,过黄、腄”,即此。西汉属东莱郡,东汉废。古县名。又名锤县。秦置,治

  • 上界山

    又名葴山、中阴山、中阳山。在今河南泌阳县东北五十里。《水经·瀙水》:“瀙水出��阴县东上界山。”郦道元注:“《山海经》谓之视水也。郭景纯注:或曰视,宜为瀙,出葴山:许慎云,

  • 伎陵城

    在今陕西安康市东,汉水南岸。《水经·沔水注》:“汉水又东径木兰寨南,右岸有城,名伎陵城,周回数里,左岸垒石数十行,重垒数十里,中谓是处为木兰寨。云:吴朝遣军救孟达于此。”《清一统志·兴安府二》 引《旬

  • 马圈子

    ①在今河北滦平县西南二十里。清于此设把总驻守。《清史稿·地理志》:承德府滦平县有“马圈子”镇。即此。②在今吉林珲春市东马川子乡。清康熙年间为靖边军牧马场。光绪《吉林通志》卷17珲春城:“正东迤南距城八

  • 显节陵

    东汉明帝刘庄陵,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南故开阳门外。《后汉书·章帝纪》: 永平十八年 (75),“葬孝明皇帝于显节陵”。李贤注引 《帝王世纪》 曰: “显节陵方三百步,高八丈。其地故富寿亭也,西北

  • 郎步镇

    今安徽郎溪县治。《元丰九域志》 卷6广德军: “端拱元年以广德县郎步镇置建平县”,即此。以郎姓所居埠头为名。桐川亦以此称为郎溪。古镇名。即今安徽省郎溪县。属广德县。北宋端拱元年(988年)于此置建平县

  • 和川水

    亦名和水、始阳河。即今四川天全县南之天全河。《寰宇记》 卷77荣经县: 和川水 “在县北九十里,从罗绳岩古蛮州东流来”。《清一统志 ·雅州府一》: 和川水,“ 《旧志》: 水在司治前。源出蛮界,东流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