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阳苴咩城

阳苴咩城

又作羊苴咩城,简称苴咩城。在今云南大理市北二十六里大理古城一带。唐广德二年(764)阁罗凤创筑,大历十四年(779)异牟寻迁都于此。后又称西京、中都。五代时,长和、天兴、义宁政权皆建都于此。宋时大理亦都此,又称大理城、紫城、皇都。至蒙古宪宗三年(1253)忽必烈率师平大理,为都历时四百八十九年。《方舆纪要》卷117引《云南纪》:“羊苴咩城在点苍山中峰下,即古楪榆城也,蛮语讹为羊苴咩,亦曰阳苴咩城,南去太和城十余里。”《滇海虞衡志》卷7:“羊于滇中为盛,故太和古城曰羊苴咩城,苴者幼也,咩者幼羊呼母之声也。”意即羔羊城。《新纂云南通志》卷68白文考:“南诏有城曰羊苴芈,意滇在战国时属楚,楚之祖鬻熊为芈姓,故谓之芈熊,名城之意,或以此欤。”向达《蛮书校注》卷5认为:苴咩城者,王城也京城之意也,苴咩前冠以阳或羊字,疑为尊称, 阳苴咩城译以汉言,或即神京也。王元辅《“阳苴咩城”小释》认为系南诏时的民族语即古白语,“咩”为太阳,“苴”为俊,意即美丽的太阳城。(《地名集刊》1984年第2期)王叔武《大理行记校注》认为系彝语,苴咩城即王城。该城西倚点苍山,东临洱海,只有南北两道城墙。方围十五里,南北两道城门遥遥相对,中间为通衢大道相连,城内有五华楼,城边有三塔寺。其外又有龙口、龙尾二城,扼苍山、洱海间,形势险固。北城墙在今大理城北面,遗址犹存。


即“羊苴咩城”。


猜你喜欢

  • 覃家城

    在今湖南张家界市东北覃家山。《清一统志·澧州二》: 覃家城 “元末,土人覃垕,筑以自固。明洪武初,周德兴讨平之”。

  • 阳高卫

    清初改阳和、高山二卫置,治所即今山西阳高县。雍正三年(1725)改为阳高县。清顺治三年(1646年)阳和卫与高山卫合并后置,治今山西省阳高县。雍正三年(1725年)省卫,改置为阳高县。

  • 建武千户所

    明万历二年 (1574) 置,属四川都司。治所在今四川兴文县西南建武乡。《方舆纪要》卷70建武守御千户所: “砦址坐西向东,前对印坝山,后坐鸡冠岭,左扼九丝城,右挹都都砦,实为雄胜。前有大河,因为城濠

  • 武德隘

    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龙州县西北武德。清时设兵防守。

  • 骆家场

    即今四川营山县东骆市镇。清同治 《营山县志》 卷4: 骆市场在 “治东三十里。右通小桥大道,左通黄渡河。嘉庆元年九月内安设驿站”。

  • 西平驿

    在今广东阳江市东。《方舆纪要》卷101阳江县:西平驿“在县治东。洪武初置,万历中改曰平豆驿”。

  • 六小池

    在今山西运城市西南解州镇西北。《清一统志·解州》:六小池“在州西北十五里,女盐池西北四里。一曰苏老, 二曰贾瓦,三曰金井, 四曰熨㪷。五曰永小,六曰夹凹。多淤莱,水溢女盐池为害。明隆庆中

  • 瓦子湖

    即今湖北荆沙市东北长湖。《清一统志·荆州府》“王湖”条下:瓦子湖“一名长湖。上通大漕河,水面空阔,无风亦澜。会三湖之水以达沔。相近有象湖、豉湖”。

  • 萦溪水

    即今广东乳源瑶族自治县北境之杨溪河。《方舆纪要》 卷102乐昌县: 萦溪水 “在县南三十里。源出乳源县北境,东流四十里入于武水”。

  • 车坊镇

    即今江苏吴县东南车坊镇。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元和县:“车坊镇在城东南二十七里。”在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东部,独墅湖、澄湖、赭墩湖、吴淞江畔。面积62平方千米。人口4.7万。镇人民政府驻车坊,人口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