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阳山县

阳山县

①西汉置,属桂阳郡。治所在今湖南攸县西南六十里。初元元年(前48)封长沙剌王(《汉书·王子侯表》 误作“孝王”)子宗为阳山侯,即此。寻改名阴山县。

②西汉置,属桂阳郡。治所在今广东阳山县东青莲镇东南连江之北。东汉并入阴山县。三国吴孙皓复置,改属始兴郡。治所在今阳山县南连江之南。梁属阳山郡。隋属熙平郡。唐属连州, 神龙元年(705)移治今阳山县。《舆地纪胜》卷92连州:阳岩山“在阳山县西十二里。《旧经》云, 日出光照此山,因名”。县以阳岩山为名。元属桂阳州。明洪武二年(1369)改属韶州府,十四年(1381)改属连州。民国初属广东岭南道。1920年直属广东省。

③唐武德元年(618)升阳山镇置,属登州。治所在今四川汉源县东南大渡河南岸。《寰宇记》卷77通望县:阳山县“因山为名”。九年(626)属雅州,贞观二年(628)属嶲州,大足元年(701)属黎州。天宝元年(742)改为通望县。唐陈子昂《送魏兵曹使嶲州得登字》诗云:“阳山淫雾雨,元子慎攀登。”即此。


(1)古县名。(1)西汉置,治今湖南省攸县西南六十里。初元元年(前48年)封长沙剌王(《汉书·王子侯表》误作“孝王”)子宗为阳山侯,即此。属桂阳郡。寻改名阴山县。(2)唐武德元年(618年)置,治今四川省汉源县东南大渡河南岸。属黎州。天宝元年(742年)改通望县。(2)今县名。在广东省西北部、连江中游,北邻湖南省。属清远市。面积 3242 平方千米。人口52.6万。辖20镇、2乡。县人民政府驻阳城镇。《舆地纪胜》引《九域志》:“阳山县有阳岩山,日出先照,故名阳山。”秦末设阳山关。西汉设阳山县,治今县东南,属桂阳郡。东汉省阳山县入阴山县。三国吴复置阳山县,改属始兴郡。南朝齐省阴山县入阳山县。南朝梁、陈阳山县属阳山郡。隋属熙平郡。唐神龙元年(705年)移今治,属连州。宋属连州。元至元十九年(1282年)属桂阳州。明初改属韶州府,洪武十四年(1381年)仍改属连州,隶广州府。清雍正七年(1729年)改属连州直隶州。1914年属岭南道。1920年属广东省。1949年属北江临时行政委员会,1950年属北江专区。1952年属粤北行政区,1956年属韶关专区。1959年撤县并入连阳各族自治县,1960年复县。1970年属韶关专区,1983年属韶关市,1988年改属清远市。属南岭山地一部分,为喀斯特高原盆地。地表起伏大,东北端的石坑崆(猛坑石)海拔 1902 米,是广东省最高峰。连江自西北向东南流贯中部,有秤架河、岭背河、七拱河汇入。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主产稻,并产玉米、甘薯、花生、大豆、木薯。盛产油茶、茶叶。是广东省山棕、乌桕、油桐、蓖麻、杂木、蚕桑种植基地之一。广东省林业重点县之一,有杉、马尾松、樟、杂木、毛竹等。建有乳阳八宝山自然保护区。特产洞冠梨、阳山板栗、酥梨、阳山鸡和青莲豆豉。有煤、铁、钨、铜、铅、锌、大理石、石灰石、瓷土等矿。工业有采矿、化肥、造纸、制糖、建材、食品、森工、机械等。是全国小水电重点县之一。107、323国道和梅岭公路在县境交会。连江通航。名胜古迹有贤令山游息洞和摩崖石刻、北山寺、钓鱼矶旧址以及黄燕岩、仙狮岩。连江同冠峡、夹理峡、龙牙峡等峡江山水和水口风光为风景旅游区。


猜你喜欢

  • 伊敦河

    即一秃河。今吉林中部松花江支流伊通河。《清一统志·吉林一》:伊敦河“在(吉林)城西二百九十二里。源出额赫峰,北流出边,东北折会伊勒们河,又东北入混同江”。

  • 黄墩堡

    在今甘肃敦煌市东北六十三里。《清一统志·安西州》: 黄墩堡 “城周二里有奇。本朝雍正五年筑。旧设守备,十年改设都司,乾隆二十七年,改设千总,四十二年,改设把总”。清雍正五年(1727年)置,在今甘肃省

  • 亳姑

    即蒲姑。又作薄姑。在今山东博兴县东南十五里 (寨郝镇北七里)。《书序》: “周公在丰将没,欲葬成周。甍,成王葬于毕。告周公,作亳姑。” 又说:“成王既践奄,将迁其君于蒲姑。” 亳姑即蒲姑,即齐太公所封

  • 吕洞山

    在今湖南保靖县南,接吉首市界。《清一统志·永顺府》:吕洞山“在保靖县东南百五十里,接乾州厅界”。清严如熤《苗疆险要考》:吕洞山在“(乾州)城西北五十里。绵亘数十里,复山叠嶂,其北麓为保靖之夯沙、夯略各

  • 安河卫

    明永乐三年(1405)置,属奴儿干都司。治所在今黑龙江省林口县西北五道河子附近。后废。明永乐三年(1405年)置,治所未详。辖有今黑龙江省牡丹江支流五道河子河流域。后废。

  • 三沦湖

    即西湖。在今湖北武汉市西北东西湖区。《元史·伯颜传》:至元十一年(1274)伯颜至汉口,欲渡江攻鄂州,“千户马福进言,沦河口可通沙芜入江……。诸将自汉口开坝,引船入沦河。……径趋沙芜,遂入大江”。《清

  • 鲍家遗址

    在今山东邹平县东二十四里长山镇鲍家村西南。为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遗存。面积1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2米。上叠压商周至秦汉文化层。出土器物有石斧、石锛、石簇、蚌锯、铜削、铜簇、黑陶杯、鼎、鬲、簋、豆及蛋壳陶

  • 郁 (鬱) 南县

    1914年改西宁县置,属广东粤海道。治所在今广东郁南县东南建城镇。以在西江 (郁水) 之南为名。1920年直属广东省。1950年移治都城镇 (今郁南县)。

  • 岩孔山

    在今贵州安顺市东四十里。《方舆纪要》卷121安顺府: 岩孔山 “高峻盘亘,顶平广可坐万人。旁有孔穴,有岩孔寨,山因以名”。

  • 南恩州

    北宋庆历八年 (1048) 改恩州置,治所在阳江县 (今广东阳江市)。《宋史·地理志》 南恩州:“以河北路有恩州,乃加 ‘南’ 字。” 辖境相当今广东恩平、阳江、阳春三市地。元至元十三年 (1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