阪泉山
①在今北京市延庆县西。《方舆纪要》卷17延庆州:阪泉山“在州西。相传轩辕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即此山也。亦曰阪山”。
②在今山西阳曲县东北。《方舆纪要》卷40太原府阳曲县:“阪泉山在府东北八十里,相传旧名汉山,晋文公卜伐楚,遇黄帝战于阪泉之兆, 因改今名。”
①在今北京市延庆县西。《方舆纪要》卷17延庆州:阪泉山“在州西。相传轩辕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即此山也。亦曰阪山”。
②在今山西阳曲县东北。《方舆纪要》卷40太原府阳曲县:“阪泉山在府东北八十里,相传旧名汉山,晋文公卜伐楚,遇黄帝战于阪泉之兆, 因改今名。”
在今福建漳州市南郊九龙江北岸丹霞山下。为闽南著名佛寺。始建于唐开元年间,历代屡经修葺。现存建筑为清光绪年间重修。主体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和藏经殿。大雄宝殿内奉金身坐佛三尊,殿右悬铜钟一口,系元代延祐
唐置,在今四川剑阁县东北六十里剑门镇。《旧唐书·地理志》 剑门县:圣历二年(699)“于方期驿城置剑门县”。
即今广东英德市西北浛洸镇。明正德九年(1514)置巡司于此。
即今北京市大兴县(黄村)东南四十二里礼贤镇。相传燕昭王筑黄金台,礼贤下士,四方豪杰慕名而来,礼贤之名即取义于此。清名礼贤庄,为县丞驻所。
即小招寺。在今西藏拉萨市中心。清《西藏图考》卷5:“巴汉招庙即小招。”蒙古语“巴汉”意为小,“招”意为庙。
①即井陉山。在今河北井陉县北。《穆天子传》卷4:“至于鈃山之队”(《史记索隐》引作“陉山之隧”)。《方舆纪要》卷14井陉县:陉山在“县(今城关镇)东北五十里。井陉之险,为河北、河东之关要。今县境诸山错
在今宁夏青铜峡市南黄河西岸陡峭山坡上。明嘉靖《宁夏新志》卷2:“一百八塔寺,在硖口山内,以塔数名。”为元塔。系为三角形的大型塔群。最上端的一座形体较大,其余各排较小。造型分别为覆钵式、宝瓶式、葫芦式的
在今甘肃岷县西南。《方舆纪要》卷60岷州卫:木昔寨“在卫西南十里……官军戍守处”。《清一统志·巩昌府》:木昔砦“在岷州西南十五里”。
在今湖北荆门市东南后港镇西南十二里黄歇村。黄歇 (?—前238),郢人。战国时楚国贵族。顷襄王时任左徒,考烈王时任令尹,封给淮北十二县。考烈王十五年 (前248) 改封于吴 (今江苏苏州),号春申君。
即今山西洪洞县北杨堡村。《清一统志·霍州》 “梗壁堡”条下:“杨堡,在(赵城)县南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