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阳县
唐改长杨县置,属硖州。治所即今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寰宇记》卷147长阳县:“县南崖有长阳溪,因以为名。”元属峡州路。明属夷陵州。清属宜昌府。民国初属湖北荆南道。1921年属荆宜道。1932年直属湖北省。1984年改设长阳土家族自治县。
古旧县名。唐武德元年(618年)改长杨县置,治今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龙舟坪镇,属峡州。《太平寰宇记》:“县南崖有长阳溪,县因以为名。”元属峡州路,明属峡州府,清属宜昌府。1984年撤销,改设长阳土家族自治县。
唐改长杨县置,属硖州。治所即今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寰宇记》卷147长阳县:“县南崖有长阳溪,因以为名。”元属峡州路。明属夷陵州。清属宜昌府。民国初属湖北荆南道。1921年属荆宜道。1932年直属湖北省。1984年改设长阳土家族自治县。
古旧县名。唐武德元年(618年)改长杨县置,治今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龙舟坪镇,属峡州。《太平寰宇记》:“县南崖有长阳溪,县因以为名。”元属峡州路,明属峡州府,清属宜昌府。1984年撤销,改设长阳土家族自治县。
在今黑龙江省西北境小兴安岭北端。《北史·室韦传》:“南室韦北行十一日至北室韦,分为九部落,绕吐纥山而定居。”即此。
北魏太平真君十一年(450)改潞县置,属上党郡。治所在今山西黎城县北十里古县。建义元年(528)改属襄垣郡。北周属上党郡。隋开皇三年(583)属潞州。十八年(598)改黎城县。古县名。北魏太平真君十一
在今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东南叶尔羌河二源会合处北岸。宣统 《新疆图志》 卷9:宠托和一 “周围十余里,草木蕃茂”。
①西晋置,属晋昌郡。治所在今甘肃安西县北。北魏废。②唐贞观四年(630)置,为西伊州治。治所即今新疆哈密市。六年(632)为伊州治。后废。③1944年升伊吾设治局置,属新疆省。治所在阿都鲁克(今新疆伊
又作昭摩多、召磨多。在今蒙古国乌兰巴托市东南土拉河上游南岸。《清史稿·圣祖本纪》:康熙三十五年 (1696),“抚远大将军伯费扬古大败噶尔丹于昭莫多”,即此。“昭莫多”,蒙古语意为树木。又作昭摩多,蒙
1918年改云南县置,属云南腾越道。治所即今云南祥云县。《祥云县地名志》: “因历史上彩云南现,人以为祥,故名祥云。” 1929年直属云南省。
春秋郑邑。在今河南扶沟县西二十里。《左传》: 庄公二十八年 (前666),楚军侵郑,“郑人将奔桐丘”。即此。古邑名。春秋郑邑。在今河南省扶沟县西。《左传》庄公二十八年(前666年):楚侵郑,“郑人将奔
在今陕西大荔县朝邑镇南。《清一统志·同州府二》: 赵渡镇 “在朝邑县南十五里。滨渭河。为商贾辏集之处”。集镇名。在陕西省大荔县东南部。赵渡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3800。东临黄河,西濒北洛河。因村东有
即今云南永善县西南四十八里米贴。清雍正六年(1728)于此置永善县。雍正八年(1730)迁治今县南九十四里莲峰。1951年迁治井田镇(即今永善县)。“米贴”系由彝语“咪贴”音译转写。“咪”意为天,“贴
北宋东京 (今河南开封市) 旧城景龙门外。陆游 《老学庵笔记》 卷9载: “凌霄花未有不依木而能生者,惟西京富郑公园中一株,挺然独立,高四丈,围三尺余,花大如杯,旁无所附。宣和初,景华苑成,移植于芳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