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淮卫
明洪武六年(1373)置,属中都留守司。治所即今安徽蚌埠市东二十里长淮卫镇。清废。
明洪武四年(1371年)置,治今安徽省蚌埠市淮上区东部、淮河南岸长淮卫镇。属中都留守司。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废。
明洪武六年(1373)置,属中都留守司。治所即今安徽蚌埠市东二十里长淮卫镇。清废。
明洪武四年(1371年)置,治今安徽省蚌埠市淮上区东部、淮河南岸长淮卫镇。属中都留守司。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废。
在今山东寿光市西北二十里。《水经·巨洋水注》: “巨洋水又东北径益县故城东……晏谋曰: 南去齐城五十里,司马宣王伐公孙渊,北徙丰人住于此城,遂改名为南丰城。”
①东汉马防所筑索西城,北魏于此置赤水县,属临洮郡。治所在今甘肃岷县东北。《水经·河水注》:“洮水又东北流,屈而径索西城西, ……俗名赤水城,亦曰临洮东城也。”北周废。②隋开皇八年(588)置,属合州。
当在今辽宁朝阳市境。《资治通鉴》: 唐开元十八年 (730),契丹 “可突干寇平卢,先锋使张掖乌承玼破之于捺禄山”。胡三省注: “开元初,置平卢军于营州。”营州今辽宁朝阳市。
即骨咄国。唐西域国名。都城在思助建城 (今塔吉克斯坦库尔干秋别北)。唐玄奘 《大唐西域记》 卷1: 珂咄罗国 “东西千余里,南北千余里。国大都城周二十余里”。
唐保静县,后废为镇,在今宁夏永宁县南望洪乡附近。西夏置静州治此。古镇名。北宋开宝年间降保静县置,治今宁夏回族自治区永宁县南望洪乡附近。咸平四年(1001年)入西夏,后升为静州。蒙古废。
即颍口。在今安徽颍上县东南颍河入淮之口,即古西正阳镇。《左传》: 昭公十二年 (前530),“楚子狩于州来,次于颍尾”。即此。春秋楚地。指今安徽省颍上县东南、颍水入淮之处。《左传》昭公十二年(前530
即今黑龙江省绥滨县。民国 《黑龙江志稿》 卷2: 绥滨县 “地当松花江北岸,旧名敖来密”。后因县名改绥滨镇。
即今四川武胜县西北烈面镇。《清一统志·顺庆府二》: 烈面镇 “在南充县南一百里。本朝康熙中设驿于此。今裁”。民国 《武胜县志》卷1: 烈面溪在 “县西五十里……商业繁盛,为河西冠”。在四川省武胜县西北
①在今河北辛集市南。《魏书·地形志》:巨鹿郡县有 “黄丘”。 《十六国春秋辑补》 卷20后赵: 东晋永和七年 (351),石琨自信都救石祗于襄国,冉闵遣将 “孙威候琨于黄丘,皆为敌所败
馆驿名。亦作鹿儿峡馆。辽置,在今河北承德县 (下板城) 东北之东山咀乡。宋沈括 《熙宁使虏图抄》: 松子岭 “东有夷路,回屈数里,车之所由也,逾岭三所,至鹿峡馆”。苏颂有《和宿鹿儿馆》 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