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桥
在今福建长乐市东南。《方舆纪要》 卷96福州府长乐县: 锦桥 “在县东南,跨元祐港上。宋淳熙十二年建,石梁十五间,长五十丈。又于桥西筑海为地三亩许,以固桥道,亦名石梁桥”。《清一统志·福州府二》: 锦桥 “在长乐县东南,其石栏镵文如锦,故名”。
在今福建长乐市东南。《方舆纪要》 卷96福州府长乐县: 锦桥 “在县东南,跨元祐港上。宋淳熙十二年建,石梁十五间,长五十丈。又于桥西筑海为地三亩许,以固桥道,亦名石梁桥”。《清一统志·福州府二》: 锦桥 “在长乐县东南,其石栏镵文如锦,故名”。
北宋置,属新化县。在今湖南隆回县北。深澳 即今广东南澳县东北深澳镇。明于此设南澳镇。清雍正十年 (1732) 改设南澳厅。1912年改为南澳县。
即今广西西江支流贺江。《汉书·地理志》苍梧郡封阳县应劭注: “在封水之阳。” 《水经·温水注》: “郁水东径苍梧广信县,漓水注之。又东,封水注之。”又称封江、临贺水。即今西江支流贺江。《汉书·地理志》
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置木邦路军民总管府,属云南行省。治所在今缅甸掸邦兴维。辖境约当今缅甸掸邦萨尔温江以西部分。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为府。后废。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置,治今缅甸新维。
即今陕西凤县东北草凉驿。《方舆纪要》 卷56凤县: 草凉楼驿,“唐玄宗西幸,尝驻跸于此”。
①在今云南通海县东南。《方舆纪要》 卷115通海县: “诸葛山在县东南三里。相传武侯南征屯兵于此,因名。”②在今贵州铜仁市西十里。明曹学佺《名胜志》:“形势突兀,俯瞰诸垤,上有武侯屯营故址。”
古名五泻水。即今江苏江阴市南锡澄运河。《方舆纪要》卷25江阴县:运河“在城南。北引大江,由黄田港贯城而南,至县南十里,经蔡泾间,亦曰南闸,又曰下闸,……又十里至青肠镇,又南三十五里达五泻河,出高桥合无
唐武德二年(619)置,治所在芮城县(今山西芮城县)。辖境相当今山西芮城、平陆二县地。贞观元年(627)废。
①唐置,即今云南通海县。为控制今滇南一带的重地。南诏于此置通海城。②北宋置,属虹县。在今安徽泗县东二十六里通海乡。据传有一泉眼,曾流出海螺、海鳝化石,以为泉通东海,故名通海。为唐宋汴河沿岸重镇。③即今
唐置羁縻州,属巂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东境大凉山地区。后废。
即今河南正阳县东北袁寨乡。民国 《重修正阳县志》 图: 东北有 “袁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