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锦屏山

锦屏山

①在今山西交城县西北五里。《方舆纪要》卷40交城县: 锦屏山 “红崖绿树,灿若锦屏”。故名。

②在今山西怀仁县西南。《明一统志》 卷21大同府: 锦屏山 “在怀仁县西南二十五里。山旧有瓷窑及铁治”。

③古名朐山。在今江苏连云港市南。《清一统志 ·海州》: 朐山,“ 《旧志》: 今名锦屏山。下有青龙涧,支流于白璧山之左,至龙口,州城万姓资汲之”。

④在今浙江平阳县西一里。《清一统志 · 温州府》: 锦屏山 “形如屏幛,四时苍翠”。

⑤在今河南宜阳县城南。《新唐书·地理志》 寿安县: “有锦屏山,武后所名。”

⑥又名阆中山、宝鞍山。在今四川阆中市南嘉陵江南岸,与阆中古城对峙。《舆地纪胜》 卷185阆州: 锦屏山 “在阆中之南三里,对郡治。山上有四院: 马脑寺、罗汉院、画锦院、西桥院。至和初,太守荣諲亦筑阆峰亭,以眺望焉”。《方舆纪要》 卷68阆中县: 锦屏山在 “府南三里,嘉陵江南岸。两峰连亘,壁立如屏,四时花木,错杂如屏,与郡治对峙”。

⑦又名赤崖山、大洪山。在今四川屏山县东北。明嘉靖 《马湖府志》 卷 3: 赤崖山在 “东北三里。……一名大洪山”。清乾隆 《屏山县志》 卷1:锦屏山 “在县治北。原名大洪山。突起一阜,状若屏障,高数十刃,周围五十余里”。县因以名。

⑧在今贵州惠水县南六里。《方舆纪要》 卷121定番州: 锦屏山在 “ (方番长官司) 司北一里。其相近又有将台、旗峰二山”。

⑨在今云南景东彝族自治县城南。《方舆纪要》卷116景东府: “锦屏山在府南一里。”

⑩又名屏山。在今陕西延长县南。《清一统志·延安府 一》: 锦屏山 “在延长县南延水南一里。高耸秀丽,端拱如屏”。

(11)在今甘肃崇信县南。《清一统志·泾州一》:锦屏山在 “县城据其麓,繁花木,三时绚烂如屏。一名花山”。


在江苏省连云港市南郊。古称朐山,明代称青龙山。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取其状为古海州城“锦丽屏峦”之意改今名。同名主峰(俗称马耳峰)海拔427米。由变质岩构成。山南有锦屏磷矿。主峰南麓的将军崖岩画,系东部沿海地区惟一的桃花涧旧石器晚期遗址,与其东北的孔望山东汉摩崖造像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猜你喜欢

  • 蓬峒

    即今湖南城步苗族自治县东南蓬洞乡。《清一统志·宝庆府二》: 蓬峒 “领横水等十一砦”。

  • 临川山

    又名巴山。即今江西崇仁县西南相山。《寰宇记》 卷 110抚州崇仁县: 临川山 “在崇仁县南六十一里。旧名巴山,天宝六年敕改为临川山”。

  • 芦子城

    在今上海市旧城区西北十里,吴淞江滨。因地处当时吴淞江下游南北往来的重要渡口芦子渡旁,故名。宋以后被附会为沪渎垒。

  • 津里山

    一名秦履山。在今江苏无锡市西南太湖中。《舆地纪胜》 卷6常州: 津里山 “在太湖中,晋陵县东南一百三十里。《四番志》 作秦履山,云始皇常登此。今山中有祥符寺,重湖叠嶂之间,颇为幽绝”。《清一统志·常州

  • 旗山

    ①一名水西山。在今福建福州市西郊外。与鼓山对峙。上有勾漏洞。晋郭璞 《迁城记》: “右旗左鼓,全闽二绝。”②即今福建闽侯县南旗山。明 《寰宇通志》卷45福州府山川: 旗山 “在侯官县西五十里,以形似名

  • 白捺城

    在今安徽淮南市东部或长丰县北境。《魏书·杨侃传》:南朝梁豫州刺史裴邃欲攻寿春,诱北魏修此城,“佐僚咸欲以实答之,云无修白捺意。而侃曰:白捺小城,本非形胜。邃好小黠,今集兵遣移,虚构是言,得无有别图也”

  • 万会桥

    在今江苏徐州市东北。《方舆纪要》卷29徐州:万会桥“旧城东北三里,跨泗水上。以铁索维舟为之。水陆往来, 皆集于此。俗名大浮桥”。

  • 治水

    ①上游即今山西、河北境内的桑干河及永定河。自今北京市西南卢沟桥以下,故道在今永定河以北。《汉书·地理志》 雁门郡阴馆县: “累头山,治水所出,东至泉州入海。”②即今山东平邑县东南浚河。《汉书·地理志》

  • 无极山

    在今河北无极县西南三十里。《新唐书·地理志》定州无极县:“有无极山。”《方舆纪要》卷14无极县:无极山,“县以此名。《志》云:山脉自元氏县封龙、无极而来,此山虽不甚高,而托体崇宏,故仍冠以无极之名”。

  • 临真县

    北魏太安二年 (456) 置,属定阳郡。治所在真川 (今陕西延安市东南固县村)。西魏属神水郡。北周天和元年 (567) 因稽胡数破县城,遂迁治流川 (今延安市东南临镇),改属徧城郡。隋大业十二年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