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梁山
①指小铜梁山。在今四川铜梁县西北。《寰宇记》卷136铜梁县: “以铜梁山为名。” 《清一统志·重庆府一》: 小铜梁山 “在铜梁县西北六十里。《元和志》: 铜梁县取山为名”。
②在今四川合川市南。西晋左思 《蜀都赋》: “外负铜梁而宕渠。” 《元和志》 卷33合州石镜县: 铜梁山 “在县南九里。《蜀都赋》 ‘外负铜梁于宕渠’ 是也。山出铜及桃枝竹”。明万历 《合州志》 卷1: 铜梁山 “山有石梁横亘,其色如铜,故名。岩有 ‘铜梁山’ 三字”。
①指小铜梁山。在今四川铜梁县西北。《寰宇记》卷136铜梁县: “以铜梁山为名。” 《清一统志·重庆府一》: 小铜梁山 “在铜梁县西北六十里。《元和志》: 铜梁县取山为名”。
②在今四川合川市南。西晋左思 《蜀都赋》: “外负铜梁而宕渠。” 《元和志》 卷33合州石镜县: 铜梁山 “在县南九里。《蜀都赋》 ‘外负铜梁于宕渠’ 是也。山出铜及桃枝竹”。明万历 《合州志》 卷1: 铜梁山 “山有石梁横亘,其色如铜,故名。岩有 ‘铜梁山’ 三字”。
①又名狼山。在今河北满城县西北五十里。《水经·滱水注》: “徐水东北屈径郎山,又屈径其山南。众岑竞举,若竖鸟翅,立石崭岩,亦如剑杪,极地险之崇峭。汉武之世,戾太子以巫蛊出奔,其子远遁斯山,故世有郎山之
北宋熙宁四年(1071)废玉城县为镇,属虢略县。在今河南灵宝市东南六十里。
又称大唐天宝战士冢。在今云南大理市下关天宝街。唐天宝十三载(754)南诏王阁罗凤所筑,积尸为冢,以炫耀武功,名曰“大唐天宝战士冢”,通称“万人冢”。《清一统志·大理府》:万人冢“在赵州西二十五里。唐鲜
①在今广西昭平县西北。《方舆纪要》卷107昭平县:归化江在“县西北八十里。源出永安州界仙回洞,流经废归化县,因名。东南流入于漓江”。②今越南北部之红河,以流经归化州而名。《元史·地理志》:安南“有归化
即纽勒们河。今俄罗斯境之布列亚河。清康熙《平定罗刹方略》卷1:康熙二十二年(1683)十一月,“将军萨布素等奏:牛满河之奇勒尔奚鲁噶奴等杀十余罗刹,携其妻子来归”。
即今河北枣强县东南王均乡。明嘉靖《冀州志》卷1枣强县:王均社“在县东二十里”。清同治《畿辅通志》卷54枣强县图:东南有王均村。
唐天宝初 (742) 改长城县置,属姚州。治所在今云南大姚县西南二十八里七街。《寰宇记》 卷79泸南县: “以在泸水之南为名。” 天宝后废。古县名。唐垂拱元年(685年)置,治今云南省大姚县南。以地在
秦成都太城之街。相当今四川成都市旧城南大街。《寰宇记》卷72成都县引杨雄《蜀本纪》云:“秦惠王遣张仪、司马错定蜀,因筑成都而县之。成都在赤里街,张若徙置少城内。始造府县寺舍,今与长安同制。”东晋常璩《
即今山西沁县西南南泉乡。《清一统志·沁州》 “道兴寨” 条下: 州西南 “六十里有南泉寨”。
在今江西东乡县西南坪塘埠。《方舆纪要》卷86抚州府东乡县:平塘镇“在县西三十里。元置税课局于此。明初邓愈驻兵于临川之平塘,袭抚州克之,后亦为平塘税课局,正德五年废。今为平塘铺”。(1)古镇名。在今江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