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仞城
一作铁刀城,即石堡城的别称。在今青海湟源县西南哈喇库图城附近的石城山。《唐会要》卷78: “吐蕃铁仞城,亦名石堡城。开元十七年三月二十四日,信安王祎拔之置。四月改为振武军。” 《资治通鉴》 卷213胡三省注: “自鄯州鄯城县河源军西行百二十里至白水军,又西南六十里至定戎城,又南隔涧七里有石堡城,本吐蕃铁仞城也。”
一作铁刀城,即石堡城的别称。在今青海湟源县西南哈喇库图城附近的石城山。《唐会要》卷78: “吐蕃铁仞城,亦名石堡城。开元十七年三月二十四日,信安王祎拔之置。四月改为振武军。” 《资治通鉴》 卷213胡三省注: “自鄯州鄯城县河源军西行百二十里至白水军,又西南六十里至定戎城,又南隔涧七里有石堡城,本吐蕃铁仞城也。”
又名连城山。在今陕西汉中市西北。《方舆纪要》卷56褒城县:连城山“相传汉王所凿,亦名汉王山”。在陕西省汉中市城区西北、石门水库东。传为汉王刘邦练兵处得名。因有十二峰连接如城垒,又称十二连城、连城山。秦
西晋太康中避司马昭之名讳,改昭陵郡置,属荆州。治所在邵陵县(今湖南邵阳市)。辖境相当今湖南冷水江市以南资水流域。隋开皇九年(589)废。本昭陵郡,晋太康中避司马昭名讳改名,治邵陵县(今湖南邵阳市)。属
春秋郑邑。在今河南新郑市东北。《左传》: 僖公三十年 (前629) 九月,“晋侯、秦伯围郑,……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国围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还”’。《水经·洧水注》: 七里沟水 “又南历烛城西
在今陕西耀县西北。宋敏求《长安志》卷19:“安谷镇,在(华原)县西北八十里。”《清一统志·西安府三》 引《耀州志》:“照金山西北为七里川,即古安谷镇地。”(1)古镇名。在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西北。北宋
在今湖北蕲春县东南。《清一统志·黄州府一》: 夤山 “在蕲州东南八里。一名迎山。一名银山。山半有小庵。明高启避迹于此”。
在今四川芦山县西南、天全县东界处。为青衣江切穿多功山而成,长十二里。起于飞仙关之南侧,至荥经河口之南,岩如刀削,壁立千仞,扼东西南北之冲。《明史·地理志》 芦山县:“(青衣江)其水经多功峡,下流入平羌
即今河北沙河市西北四十里綦村镇。《方舆纪要》 卷15沙河县 “罄口山” 条: “今县有綦阳镇,置铁冶司于此。”古镇名。在今河北省沙河市西。北宋皇祐四年(1052年)置铁冶司于此。
和硕特北左翼旗的俗称。在今青海乌兰县西北。
1914年析马关县置,属云南蒙自道。治所即今云南西畴县。民国 《西畴县地志》:“原名普兰,因四周之山多产兰故也。” 1920年改西畴县。
即今湖北石首市东调关镇。《方舆纪要》 卷78石首县: 调弦口镇在 “县东六十里江北岸。江水溢则由此泄入监利县境,汇入潜沔。隆庆中,复开浚深广,以防水害。有调弦驿,并置巡司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