钵池山
在今江苏淮阴市东南。《方舆纪要》 卷22淮安府: 钵池山在 “府西北四十里。以形似名。冈阜盘旋,凡三四里。今堤此以御河患”。
在今江苏淮阴市东南。《方舆纪要》 卷22淮安府: 钵池山在 “府西北四十里。以形似名。冈阜盘旋,凡三四里。今堤此以御河患”。
即铜锣关。在今四川重庆市东铜锣峡口北岸。《清史稿·地理志》 江北厅: “东: 铜锣峡关,为水路门户。”
在今江西崇义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88南安府崇义县: 南源水在 “县西南五十里。出南源山,东流北折合西符水。《志》 云,西符水在县东南六十里。源出县西镬山,东流至此会南源水,谓之符江口。又东入南康县
在今湖北荆门市东南。《舆地纪胜》 卷78荆门军: 魏基州故城 “在今长林县东绿麻山”。《清一统志·荆门州》: 绿麻山 “在荆门州东南 一百三十里。俗呼为桃李山。前有绿麻寺旧址”。
在今江西瑞昌市西南横港镇东。《清一统志·九江府二》: 清湓市 “在瑞昌县南四十里”。
在今云南大理市北,大理古城西南。《方舆纪要》卷117大理府太和县:五华楼“在府治西。唐大中十年,南诏晟丰祐所建,以会西南夷十六国君长。楼方广五里,高百尺,上可容万人。蒙古忽必烈入大理,驻兵楼前。至元三
在今贵州贵阳市南。《方舆纪要》卷121贵阳府“高连山”条下:“交椅山在府南五里。以形似名。”
明宣德年间置,在今河北宣化县西北四十里常峪口。《方舆纪要》卷18万全都司:长峪口堡“有黄草滩、骆驼鞍等冲,而坝口东堡北,尤为极冲”。
即今内蒙古土默特左旗东毕克齐的简称。或作毕七沁。蒙古语意为写字的人或文书。清范昭逵《从西纪略》载:“毕七沁,犹华言能书者。传言,元太后命汉官写经,年久不归,安土于此。今人毕其后。蒙古以物名地,率多类此
即今广东梅县东北石窟河,为梅江支流。《清一统志·嘉应州》:石窟溪“在镇平县西里许。源出福建武平县界,南流经县西,为县巨浸,又南经本州东三十里。一名小溪。又南入梅溪,曰镇平水口”。梅江北岸支流。在广东省
亦作吉利。即今河北枣强县东二十二里吉利乡。清《畿辅舆地全图》枣强县:东有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