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郭村镇

郭村镇

①即今山西沁县西郭村镇。《清 一统志·沁州》: 郭村镇 “在州西少南二十五里。有寨”。

②即今安徽黄山市黄山区西南六十里郭村乡。《明史·地理志》 太平县: “西南有宏潭巡检司,后移于郭岩前”,即此。


(1)在山西省沁县西部。面积85平方千米。人口 1.2 万。镇人民政府驻郭村,人口2540。以姓氏得名。1949年属沁县四区,1954年改郭村乡,1956年改镇。1958年改上游公社,1959年改郭村公社,1984年复镇。产小麦、玉米、高粱、谷子。种桑养蚕,经济林果。有焦化、木器、铸造等厂。开漳公路经此。古迹有金大云禅院、北魏普照寺。(2)在江苏省江都市东部。面积40平方千米。人口3万。镇人民政府驻郭村,人口3200。村建于宋,以姓氏得名。解放初为郭村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86年置镇。产稻、小麦、大豆、花生、甘薯、油菜籽、淡水鱼。有灯具、针织机械、皮塑彩印、畜产品加工、染料等厂。浦华公路经此。1940年6月“郭村保卫战”在此进行,纪念地有保卫战烈士陵园。(3)在山东省单县西南部。面积100.7平方千米。人口7万。镇人民政府驻郭村集,人口1万。明洪武六年(1373年)郭氏自山西迁此建村,明末村庄扩大,成为集市,称今名。1958年建郭村公社,1983年改建为郭村镇。2001年大李海乡并入。翻身河、小杨河、八里河流经。主产小麦、大豆、棉花、花生。有农机、窑、建筑材料、水泥制品、化工、面粉等厂。105国道经此。(4)在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西北部。面积73.5平方千米。人口5.4万。镇人民政府驻郭村集,人口6290。唐代郭姓在此建村兴集,故名。1961年设区,1965年改公社,1983年改乡,1986年改镇。产小麦、玉米、大豆、棉花、芝麻、花生等。有农机修配、水泥预制、砖瓦、皮毛和木材、果品、棉花加工等厂。有公路通城关镇。古迹有赵普衣冠冢。


猜你喜欢

  • 石柱关

    明洪武初置,在今湖北巴东县南,接鹤峰县界。《方舆纪要》卷78巴东县“连天关”条下:“又石柱关在县南五百里, 向设石柱关巡检司。隆庆四年改野三关巡司。《志》云:县东南二百五十里有石柱山,关盖因以名。为扼

  • 带水县

    唐贞观十四年 (640) 改柯盈县置,属播州。治所在今贵州遵义市西北。《元和志》 卷30带水县: “因县北有带水为名。” 天宝中移治今遵义市西。咸通以后废。北宋大观二年 (1108) 复置,宣和三年(

  • 吉不绒

    即金龙宗。治所在今西藏定结县东北。

  • 卑奢城

    一作卑沙城。隋属高句丽,故城在今辽宁大连市东北大黑山 (大和尚山) 山城。《隋书·来护儿传》: 大业十年 (614),“帅师度海,至卑奢城”,破高丽兵。

  • 河湟

    指今青海黄河与湟水两流域之地。《后汉书·西羌传》: “河湟间少五谷,多禽兽,以射猎为事。爰剑教之田畜,遂见敬信,庐落种人依之者日益众。” 汉武帝 “乃度河、湟,筑令居塞”。《新唐书·吐蕃传》: “世举

  • 牱阴县

    唐仪凤二年 (677) 置,属晏州。治所在今四川兴文县西北境。《宋史·熊本传》: 熙宁六年(1073),“独牱阴一酋不至。本合晏州十九姓之众,发黔南义军强弩,遣大将王宣、贾昌言率以进讨。贼悉力旅拒,败

  • 中镇水

    即今四川峨边彝族自治县境之大渡河。《方舆纪要》卷72峨眉县“土地关”条下:“左路由下马胜溪至古金寺,渡中镇河,有中镇巡检戍之。”《清一统志·嘉定府一》:阳江,“《旧志》:大渡河自黎大所穿野夷界至中镇入

  • 兴济镇

    清顺治末废兴济县置,属青县。即今河北沧县北四十里兴济镇。后置兴济巡司,有把总驻守。在河北省沧县北部,处南运河、北排河交汇处。面积110.4平方千米。人口4.6万。镇人民政府驻兴济,人口1.2万。古名范

  • 榔木岭水

    又名双溪。即今安徽祁门县东之金东河。《清一统志·徽州府一》: 榔木岭水 “在祁门县东。源出榔木岭,至城南合大共水”。

  • 白虾浦

    在今福建福州市东南。《资治通鉴》:五代汉高祖天福十二年(947),南唐兵围福州,吴越将余安自海道赴救,“至白虾浦,海岸泥淖,须布竹箦乃可行,既登岸,大破南唐兵”即此。在今福建省福州市东南。《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