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郧西县

郧西县

明成化十二年 (1476) 置,属郧阳府。治所即今湖北郧西县。明曹学佺 《名胜志》: “成化中,析郧之武阳里,上浑之浑里置今县,以在郧乡之西,故名。” 民国初属湖北襄阳道。1932年直属湖北省。


在湖北省西北部,西、北邻陕西省。属十堰市。面积3509平方千米。人口50.3万。辖9镇、7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三国魏于境西置平阳县,属魏兴郡。西晋太康元年(280年)改平阳为兴晋。南朝齐末废。西魏置上津县。元省上津县为上津镇。明洪武八年(1375年)复置上津县,属襄阳府。成化十二年(1476年)析郧县、上津县各一部置郧西县,驻南门堡。因位于郧县之西,故名。属郧阳府。《大明一统名胜志·湖广郧阳府志胜》:“成化中,析郧之武阳里,上津之津阳里置今县。以在郧乡之西,故名。”清顺治十年(1653年)省上津入郧西。1914年属襄阳道,1927年直属省。1949年属陕西省两郧专区。1950年划回湖北省,属郧阳专区。1952年属襄阳专区。1965年属郧阳专区。1970年属郧阳地区。1994年属十堰市。地处鄂西北山地,属大巴山东段,海拔多在1000米以上。汉水经南部,东部有天河、中部有金钱河由北向南注入汉水。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主产玉米、小麦、薯类,并产油桐、核桃、生漆、龙须草等。油桐籽产量居省前列。有化工、机械、建材、医药、电力、食品等厂。有郧漫、郧羊等公路,汉水、金钱河可通航。名胜古迹有上津古城墙、白龙洞猿人遗址等。


猜你喜欢

  • 马道驿

    在今陕西留坝县东南马道镇。《方舆纪要》卷56褒城县“黄草山”条下:“又有马道山在县北九十里,马道水出焉,注于褒水。又有马道驿,旧有桥曰樊桥,相传樊哙所创云。”

  • 三河郡

    十六国后凉吕光置,治所在白土县(今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东南黄河北岸)。以金城河、赐支河、湟河而名。后废。十六国南凉置,治白土县(今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北)。辖境约当今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一带。北魏废。

  • 丽甘山

    在今四川仁寿县东南。《寰宇记》卷85仁寿县:丽甘山“在县东二十里。按《图经》:昔有十二玉女于此山汲盐泉煎盐,以玉女美丽,其盐味甘为名。今灶迹尚存”。《方舆纪要》卷67仁寿县:丽甘山“在县东南二十里。山

  • 回蹬关

    在今云南禄丰县西回蹬山上。《清一统志·楚雄府》:回蹬关巡司“在广通县(今广通镇)西十五里。元末红巾陷中庆,梁王奔威楚,求救于大理,段功率兵攻红巾古田等,追至回蹬关,大破之,即此地”。明、清置巡司于此。

  • 之罘水

    在今山东蓬莱市南。《寰宇记》卷20蓬莱县:“之罘水在县南十五里。源出羽山,与石门水合流入海。”古水名。在今山东省蓬莱市南。《太平寰宇记》:之罘水“在县(蓬莱)南十五里,源出羽山,与石门水合流入海”,即

  • 平西县

    ①唐贞观中置,属芝州。治所在今广西忻城县南二十里。北宋废。②1938年2月晋冀鲁豫边区由平定、昔阳二县析置,属太行区。治广阳(今山西昔阳县西北广阳)。1945年与平东县合并,改置路南县。③1940年9

  • 宥州路

    西夏置,治所在宥州 (今内蒙古鄂托克前旗东南城川乡古城)。《宋史·夏国传》: “元昊置十二监军司: 左厢宥州路五万人,以备鄜、延、麟、府。”

  • 唐国郡

    西晋建武初慕容廆置,统并州流人。今地不详。或疑在今辽宁西南部。后废。西晋末慕容廆侨置,约治今辽宁省西南部。后废。

  • 蒸川县

    唐武德二年 (619) 置,属西济州。治所在今河南济源市北十三里。四年 (621) 废。古县名。唐武德二年(619年)分济源县置,治今河南省济源市北,属西济州。四年废入济源县。

  • 西市新城

    在今甘肃榆中县东北十里三角城。宋时西夏置。《宋史·神宗纪》:元丰四年(1081),“熙河经制李宪败夏人于西市新城”。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