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公塔镇
即今湖北武穴市东北五十里郑公塔镇。清光绪 《黄梅县志》 卷5: “郑公者不知其名,宦居兹土,舍地建塔,名椿山塔,俗呼郑公塔。” 镇因塔而名。
即今湖北武穴市东北五十里郑公塔镇。清光绪 《黄梅县志》 卷5: “郑公者不知其名,宦居兹土,舍地建塔,名椿山塔,俗呼郑公塔。” 镇因塔而名。
洙、泗二水合称。古时两水自今山东泗水县合流西下,至鲁国都城 (今曲阜市) 北又分为二水。《水经·泗水注》: 泗水 “又西南流,经鲁县分为二流,水侧有一城,为二水之分会也。北为洙渎……南则泗水。夫子教于
即今山东寿光市东寒桥镇。1949—1953年为寿南县治。集镇名。在山东省寿光市中部偏南、弥河东岸。属洛城镇。人口1600。唐代立村。据传唐太宗东征时,部下路经弥河,时令初冬,惟有此地一段河水已结冰,人
①汉匈奴集会处。《汉书·匈奴传》:“岁正月,诸长小会单于庭祠;五月,大会龙城,祭其先天地鬼神。”其地一在漠南,元光六年(前129),卫青出上谷击匈奴,至龙城。此时匈奴单于庭在今大青山地区,龙城应离此不
元置,属管番民总管。治所在今贵州长顺县西。后废。元置,治今贵州省长顺县西。属八番顺元宣慰司。后废。
春秋战国时期以黄河以北为河内,黄河以南为河外。《史记·魏世家》 《正义》: “古帝王之都多在河东、河北,故呼河北为河内,河南为河外。” 又云: “河从龙门南至华阴,东至卫州,折东北入海,曲绕冀州,故言
唐武德五年 (622) 置,属罗州。治所在今广西陆川县东南古城镇。大历八年 (773) 改属顺州。北宋开宝五年 (972) 废。古县名。唐武德五年(622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陆川县东南古城镇。属
西汉置,属代郡。治所在今河北蔚县东北。《史记·高祖本纪》 引《括地志》:“县当恒都山,故曰当城。”晋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河北省蔚县东北定安。先后属代郡、蔚州。西晋后废。
一作崤渑,又称崤塞、二崤。在今河南陕县东南、渑池县西。为崤山、渑池间东西交通要隘。《汉书· 周亚夫传》: 景帝三年 (前 154),吴、楚反。赵涉遮说亚夫,“吴王素富,怀辑死士久矣。此知将军且行, 必
即今安徽新安江支流扬之河(练河)。源出安徽绩溪县北巃丛山,西南流至歙县城西为练江。《寰宇记》卷104歙县:扬之水“北从绩溪县东(应为西)南流六十里,至临溪馆入歙县界,至郡城西与四水合流,东南流入新安江
即今浙江嘉兴市东南新篁镇。清光绪 《嘉兴府志》 卷4 《市镇》: 新行镇 “在县东南五十四里。镇东西广三里,南北袤二里。明施凤来 《庙记》 有云,界属嘉兴,脉连海盐、平湖,盖错壤在两邑之偏隅。沃上通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