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武路
元至元十三年(1276)升邵武军置,属江浙行省福建道宣慰司。治所在邵武县(今福建邵武市)。辖境相当今福建邵武、光泽、泰宁、建宁等市县地。至正二十七年(1367)朱元璋改为邵武府。元至元十六年(1281)高日升起义于此。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升邵武军置,治所、辖境同邵武军。属江浙行省福建道宣慰司。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改为邵武府。
元至元十三年(1276)升邵武军置,属江浙行省福建道宣慰司。治所在邵武县(今福建邵武市)。辖境相当今福建邵武、光泽、泰宁、建宁等市县地。至正二十七年(1367)朱元璋改为邵武府。元至元十六年(1281)高日升起义于此。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升邵武军置,治所、辖境同邵武军。属江浙行省福建道宣慰司。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改为邵武府。
唐武德五年(622)置,属源州。治所在今越南义静省香山一带。贞观后废。
清雍正十二年 (1734) 置,为陈州府治。治所即今河南省淮阳县。1913年改为淮阳县。古旧县名。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置,治陈州城(今河南淮阳县城关镇)。为陈州府治。1913年裁府留县并改名淮阳
在今贵州遵义市西。《明史·童元镇传》:万历二十八年(1600)征播州杨氏,镇雄兵王嘉猷“扬声捣大水田,而潜以一军拔大夫关,直抵马坎”,即此。在今贵州省遵义县西。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征播州土司杨
古族名。古戎人的一支。亦作畎戎、畎夷、昆夷、绲夷等。殷周时,游牧于泾、渭流域(今陕西彬县、岐山一带),是殷周西边的劲敌。《史记·周本纪》:“穆王将征犬戎,祭公谋父谏曰:‘……吾闻犬戎树敦,率旧德而守终
北宋置,属环州。在今甘肃环县境。后废。
一名巴彦岱。清乾隆三十一年 (1766)建。为伊犁九城之一。在今新疆伊宁市西北二十里巴彦岱镇。设领队大臣、协领驻守。伊犁九城之一。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宁县西境。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建于伊犁河
俗称郡贝子旗。即和硕特北右翼旗。在今青海刚察县北。
西汉元鼎六年 (前111) 置,属汶川郡。治所在今四川茂县西北一百二十里较场乡南迭溪。《寰宇记》 卷78卫山县: “县西有蚕陵山”,遂以为名。地节三年 (前67) 属蜀郡。东汉改为八陵县。《后汉书·桓
俗称西大仓。在今内蒙古多伦县城北三里。东北距汇宗寺里许,俗呼新庙。清雍正九年 (1731),敕仿西藏达赖喇嘛所居都岗之式建置,以居章佳胡土克图。制作工艺,为蒙古诸寺第一。
①在今云南腾冲县东三十里。《明一统志》卷87腾冲军民指挥使司:赤土山“在司城东三十里”。②在今甘肃礼县东三里。《清一统志·秦州一》:赤土山“土色如硃,亦名红土山。山脉自宁远县界迤逦至此,持起一峰,绝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