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邯郸县

邯郸县

①秦置,为邯郸郡治。治所在今河北邯郸市。《汉书·地理志》 注引张晏曰:“邯郸山在东城下。单,尽也。城郭从邑,故加邑云。”西汉为赵国治。三国魏属广平郡。东魏天平初废入临漳县。隋开皇十六年(598)复置,属磁州,大业初属武安郡。唐属磁州。明属广平府。民国初属直隶大名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

②隋开皇六年(586)改易阳县置,属洺州。治所即今河北永年县(临洺关)。十年(590)改为临洺县。


在河北省西南部,邯郸市区外围。属邯郸市。面积522平方千米。人口38.5万。辖5镇、6乡。县人民政府驻邯郸市东郊东小屯。为河北省最古老的县之一,公元前500年已是晋国赵氏管辖的县。春秋先后属卫、晋。战国属赵。秦置县,为邯郸郡治。西汉先后属赵国、邯郸郡。东汉初属赵郡,建安十七年(212年)改属魏郡。三国魏属广平郡。东晋属魏郡。北魏属司州广平郡。东魏天平初省入相州临漳县。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复置,属慈州。唐武德四年(621年)属紫州。五代唐属慈州。宋属磁州。蒙古至元二年(1265年)武安县省入,后析出。明、清属广平府。1913年属冀南道,次年改属大名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1940年属晋冀鲁豫边区。1949年属邯郸专区,1952年析邯郸县城置邯郸市。1958年邯郸县并入永年县和邯郸市,1962年复置,属邯郸专区(1968年改地区)。1983年改属邯郸市。地处太行山山前平原区。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有滏阳河、支漳河流经。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小麦、玉米、谷子、棉花、花生等。有煤矿及建材、化工、冶金、铸造等厂。京广铁路及邯馆、邯长、邯野地方铁路,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邯大、邯馆、邯武等公路纵横县境。古迹有黄粱梦吕仙祠、圣井岗庙宇、赵三陵。


猜你喜欢

  • 引藤山

    ①在今四川万县东南。《方舆胜览》卷61咸淳府:引藤山“在龙渠县(治今龙驹镇)东十五里。山出引藤,俗用以取酒”。《清一统志·忠州》引藤山引《方舆胜览》:“山出藤枝长十余尺,其大如指,中空可吸,谓之引藤。

  • 倒龙

    在今云南勐海县西南一百里打洛镇。元代属车里路军民总管府。《招捕总录》: 元贞二年 (1296)十一月,“车里蛮浑弄兴兵,占夺甸寨十又三所,结构八百媳妇蛮,欲攻倒龙等。云南省遣兵招捕”。倒龙即打洛,傣语

  • 龙平溪

    在今湖北宣恩县东。《方舆纪要》卷82施州卫:龙平溪“在卫东南二百余里。又有细沙溪,出东门山,流合龙平溪,共注清江”。

  • 佛图寺塔

    又名蛇骨塔。在今云南大理市(下关)北六里,点苍山斜阳峰东麓阳平村旁。唐代南诏时建。传说“段赤城灭蛇治水”,为纪念其为民除害,故建此塔葬尸骨。

  • 半石山

    在今河南偃师市西南。《山海经·中山经·中次七经》:半石之山“来儒之水出于其阳,而西流注于伊水。……合水出于其阴,而北流注于洛”。《水经·洛水注》:“合水南出半石之山。”

  • 龙门卫

    明宣德六年(1431)置,属万全都司。治所在今河北赤城县西南龙关镇。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改为龙门县。明宣德六年(1431年)置,治今河北省赤城县西南龙关。属万全都指挥使司。清康熙三十二年(169

  • 龙额县

    亦作龙赖县。唐贞观十二年(638)置,属笼州。治所在今广西扶绥县东北。唐末废。古县名。唐贞观十二年(638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扶绥县东北。属笼州。唐末后废。

  • 阿来岭

    在今蒙古国西部巴彦乌列盖省西,为阿尔泰山支阜。《元朝秘史》卷9:“自去追袭脱黑脱阿,到金山住过冬。明年春逾阿来岭去。”

  • 丫髻山

    ①俗称东山。在今北京市平谷县西北刘家庄乡北部。为京东名胜,与京西妙峰山齐名。旧属怀柔县,1946年划归平谷。山上有碧霞元君庙。清康熙《丫髻山玉皇阁碑》称:“距京师百里有山曰�ᙌ

  • 韩台 (臺)

    在今河北元氏县南韩台。《方舆纪要》卷14元氏县: 韩台 “在县南三里泜水之阳,有土阜连续不绝,韩信出井陉攻赵,尝屯于此,因以名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