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泰山
即今云南景东彝族自治县东北大河东岸凤山。《明一统志》卷87景东府:邦泰山“在府治东。高耸延长”。《明史·云南土司传》:景东“府治东有邦泰山,颇险峻,土官陶姓所世居也”。
即今云南景东彝族自治县东北大河东岸凤山。《明一统志》卷87景东府:邦泰山“在府治东。高耸延长”。《明史·云南土司传》:景东“府治东有邦泰山,颇险峻,土官陶姓所世居也”。
在今河北深州市东南下博乡。《资治通鉴》:五代梁乾化二年(912),李存审“引兵扼下博桥”。胡三省注:“漳水径下博县,盖跨漳水为桥。”即此。在今河北省深州市东南古漳水上。五代梁乾化二年(912年),朱温
元至元二十六年 (1289) 置南甸路军民总管府,属云南行省。治所在南宋 (今云南梁河县东北二十里曩宋)。辖境约当今云南梁河县地。明初废。见“南甸府”。
即今广西容县东北自良镇。清置巡司于此。
在今青海贵德县北千户庄一带。《新唐书·吐蕃传》: 仪凤间,“ (李) 敬玄率刘审礼击吐蕃青海上,审礼战殁。敬玄顿承风岭”。古山名。在今青海省共和县东北东巴北。《资治通鉴》:唐仪凤三年(678年),洮河
又作傅昜川、博阳川、敷浅水。源出今江西德安县西北,东南流过县南,注入鄱阳湖。《汉书·地理志》 豫章郡历陵县: “傅昜山、傅昜川在南,古文以为傅浅原。” 师古曰: “傅读曰敷。昜,古阳字。”
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置,属普安卫。治所即今贵州安龙县。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改置南笼厅。笼,又作龙。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置,治今贵州省安龙县。属普安卫。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改
在今福建福清市东十五里海口镇北瑞岩山前岩上。上有瑞岩寺,北宋宣和四年 (1122)建。元代在寺西垣外利用岩石自然形态,巧妙凿成弥勒造像一尊,高约9米,宽约10米,全像造型比例准确,形神兼备,为石雕精品
即今北京城东直门。为明清北京城东垣北侧一门。本元大都城东垣崇仁门旧址,明永乐十九年(1421)重建后改名东直门。区片名。在北京市东城区东北部。泛指东直门内、外大街与东直门南、北大街交会处及附近地区。因
亦名狼山。在今宁夏同心县东北。《方舆纪要》卷62韦州所:打狼山“在所东南。套寇由韦州而南,犯镇原、平凉之道也”。
北齐天统三年(567)土门可汗弟室点密西征,灭哒,败波斯, 自立为西面可汗。隋开皇二年(582)突厥分裂为东西突厥。西突厥统辖范围,据《新唐书·突厥传》:“始与东突厥分乌孙故地有之,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