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公岘
一作邢公山。在今河南嵩县南。唐武德元年(618),邢国公李密死于此。故名。《新唐书·李密传》:李密叛唐,据桃林县城,趣南山而东,“熊州副将盛彦师率步骑伏陆浑县南邢公岘之下,密兵度,横出击,斩之”。即此。《资治通鉴》卷186注引《河洛记》作邢公山。《明一统志》卷29河南府与《清一统志·陕州》 以为“邢公山,在卢氏县北九十里”。误。
一作邢公山。在今河南嵩县南。唐武德元年(618),邢国公李密死于此。故名。《新唐书·李密传》:李密叛唐,据桃林县城,趣南山而东,“熊州副将盛彦师率步骑伏陆浑县南邢公岘之下,密兵度,横出击,斩之”。即此。《资治通鉴》卷186注引《河洛记》作邢公山。《明一统志》卷29河南府与《清一统志·陕州》 以为“邢公山,在卢氏县北九十里”。误。
在今陕西镇安县南。为唐之折冲府。《新唐书·地理志》: 商州有洵水、玉京二府。盖以近洵水而名。
元至元十五年 (1278) 改英德府置,属江西行省。治所在真阳县 (今广东英德市)。辖境相当今广东英德市及翁源县地。至元二十三年 (1286) 降为英德州。大德四年 (1300) 复升为路。至大元年(
在今山西朔州市南。《宋史·杨业传》:北宋雍熙三年(986),杨业谓潘美等曰:“今辽兵益盛,不可与战。朝廷止令取数州之民,但领兵出大石路,先遣人密告云、朔州守将,俟大军离代州日,令云州之众先出。我师次应
在今广东海丰县红宫旁。清代称东仓埔,是海丰县旧体育场。1927年 12 月 1日在此举行庆祝海丰县苏维埃政府成立大会,建有红台和大门,遂命名红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今湖南衡山县北。《舆地纪胜》卷55衡州:朱陵洞“庆历中。林概作《迎云阁诗序》曰,此山昔谓之朱陵洞”。《方舆纪要》卷80衡山县“杨山”条下:“又朱陵洞,在县北四十余里。道书以为第三洞天也。有泉悬流,一
即今江西吉安县东南东固镇东南龙。1931年为平赤县治。
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上。元顺帝至正三年 (1343) 建。清刘献廷 《广阳杂记》 卷4: “黄鹤楼建汉阳门城楼上,巍巍百尺,西向大江。楼前有白石浮图,工丽无比,如西番阿育王塔式,四周皆镌大梵书,恨不
元置,在今广东东源县东北蓝口镇。明改为驿。
在今四川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东五十里。清嘉庆 《四川通志》 卷30彭水县: 都头箐,“《县志》: 与酉阳、湖北接界。危峰耸峙,高与云齐。路达其顶,两旁崖溜涓滴,盛暑不干,行人彳彳其中,时虞倾跌”。
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北。《方舆纪要》卷40太原府阳曲县:扫谷水“在府西北三十里, 出府西北百二十里之扫谷,南流出天门谷, 入于汾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