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城
在今河南确山县北十八里古城乡。《元和志》卷9朗山县: “道城,古道国也。”
在今河南确山县北十八里古城乡。《元和志》卷9朗山县: “道城,古道国也。”
①西晋改昭武县置,属张掖郡。治所即今甘肃临泽县东北昭武村。唐 《初学记》 卷8: “ 《十三州志》 曰: 昭武苏有临泽亭在其东”,县以亭名。《十六国春秋辑补》 卷96北凉录: 北凉沮渠蒙逊玄始九年 (
①西汉置,属城阳国。治所在今山东沂南县南四十里砖埠镇东二里孙家黄疃。东汉属琅邪国。东晋废。②三国吴宝鼎三年(268)分雩都县置,属庐陵南部都尉。治所在今江西宁都县南五十里白鹿营。西晋太康元年(280)
在今广西灌阳县南二里。《清一统志·桂林府一》: 通真岩 “一名灵岩。前后洞门敞朗,约深十余丈,广二十余步,如大厦焉”。
秦始皇三十三年 (前214) 置,为象郡治。治所即今广西崇左县。西汉属郁林郡。东汉后废。古县名。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两汉属郁林郡。后废。一说秦时曾为象郡治所。
商周时方国。亦作隧。在今山东肥城市南二十八里安临站。《春秋》: 庄公十三年 (前681),“齐人灭遂”。即此。古国名。春秋小国。妫姓。在今山东省肥城市南。为齐所灭。《春秋》庄公十三年(前681年):“
在今广西全州县北十五里。《方舆胜览》 卷26全州: 砻岩 “在清湘县北十五里。虚明深窈,有飞泉数百丈,萦如飞练”。
①在今山西晋城市东南。《寰宇记》 卷44晋城县: “硖石山在县东南三十里,上有青莲寺,西有掷笔台,即远大师置涅槃经疏藏之所。” 《方舆纪要》 卷43泽州 “浮山条”: 硖石山 “以两山拱峙壁立若门”。
一作冈噶江。即今西藏自治区西部象泉河。清 《西藏图考》 卷5: 冈噶江 “源出冈底斯山东南,有狼千喀巴布山,高大如象。山北麓泉出汇为池……自西流出六十里为郎噶池,受东北来一水。从西流出百余里,折向西南
唐置,在今四川绵阳市东。杜甫有 《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诗。郭知达注: “驿在绵州三十里。”唐置,即今四川省绵阳市东沉香铺。为唐金牛道梁州南郑县(今陕西汉中市)西南通往成都驿馆。属绵州。唐代诗人杜甫有
又作娄德镇。即今山东新泰市西楼德镇。民国时有县佐驻此。在山东省新泰市西部。面积91.7平方千米。人口7.3万。镇人民政府驻楼德,人口1万。春秋建村。《左传》称菟裘,《水经注》因之。清同治元年(1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