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蜀桥
在今四川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73平茶洞长官司: 通蜀桥在 “司治南。跨哨溪上,以路通蜀境而名”。
在今四川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73平茶洞长官司: 通蜀桥在 “司治南。跨哨溪上,以路通蜀境而名”。
①在今河南滑县、濮阳市境。《水经·河水注》:“河水旧于白马县南泆,通濮、济、黄沟。……金堤既建,故渠水断,尚谓之白马渎。故渎东径鹿鸣城南,又东北径白马县之凉城北。又东南径濮阳县,散入濮水,所在决会,更
在今江苏江浦县西北十里黄悦岭东南麓。张孝祥(1132—1169),字安国,号于湖居士。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南宋词人。绍兴进士。曾任建康留守。其词风格豪迈。《清一统志·江宁府》:张孝祥墓“在江浦
在今广西玉林市西北。《元丰九域志》卷9:兴业县“有北斗山”。《舆地纪胜》卷121郁林州:北斗山“在旧州西北一十里”。《明一统志》卷84梧州府:北斗山“七峰卓立,如北斗然”。
唐置,属羁縻筠州。治所在今四川筠连县境。后废。
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 (故江陵县) 西十二里太湖港上。民国 《湖北通志》 卷38: 秘师桥“旧系木桥。康熙四十七年改建石”。
北魏侨置,治所在今河南南召县东。《清一统志·南阳府二》:岐州城“有二,俱在南召县(今县东七十里云阳镇)西六十里。名东、西岐州城。后魏置东、西二岐州于此”。后废。
即今山东莱州市南四十里夏邱镇。清光绪《山东通志》 卷2 《舆图志》: 掖县南有夏邱铺。民国《四续掖县志》 卷1作夏邱镇。
在今河北唐山市东北四十里林西街道办事处。盛产煤。清光绪十五年 (1889) 始开采,为开平煤矿较早开掘煤坑之一。
泛指清康熙年间所筑柳条边以东地区,包括今吉林、黑龙江两省及俄罗斯斯塔诺夫山(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下游,乌苏里江以东及库页岛。清杨宾《柳边纪略》卷1:“东北柳条边内外设将军三:曰盛京将军, 曰宁古塔将
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置,属山西行都司。治所在今河北怀安县东左卫镇。建文四年(1402)徙治蔚州(今蔚县),永乐元年(1403)又徙治通州(今北京市通县),次年徙治德胜堡(今万全县),宣德五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