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泉山
亦名涌泉山。在今四川射洪县东南三十里。《元和志》 卷33梓州通泉县: 通泉山 “在县 (旧治在今洋溪镇) 南二里。山前有石虾蟆,高七八尺”。《寰宇记》 卷82通泉县: 通泉山 “在县西北二十里。东临涪江,绝壁二百余丈。水从山顶涌出,下注涪江。涌泉郡故城在此”。
亦名涌泉山。在今四川射洪县东南三十里。《元和志》 卷33梓州通泉县: 通泉山 “在县 (旧治在今洋溪镇) 南二里。山前有石虾蟆,高七八尺”。《寰宇记》 卷82通泉县: 通泉山 “在县西北二十里。东临涪江,绝壁二百余丈。水从山顶涌出,下注涪江。涌泉郡故城在此”。
清光绪年间置,在今新疆轮台县东策云乡。清宣统 《新疆图志》 卷81轮台县: 策达雅驿“一名策特尔。回语谓毡庐也。旧曾安营于此,故名”。
宋置,即今江苏江宁县东南湖熟镇。汉、晋为湖熟县治。1950年曾在附近发现商周时期青铜文化遗址,后被命名为 “湖熟文化”。在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东部,跨秦淮河支流句容河两岸,南邻句容市。面积109平方千米
西汉初置,属太原郡。在今山西静乐县西。后改为县。西汉初封靳强为侯国于此,治今山西省静乐县西。后国除为县。
即今浙江江山市南十四里清湖镇。《方舆纪要》 卷93江山县: 清湖渡 “有清湖镇,为闽、浙要会。闽行者自此舍舟而陆,浙行者自此舍陆而舟矣”。清置巡司于此。(1)在浙江省江山市中部。面积67.2平方千米。
即今浙江绍兴市东南吼山。《越绝书》卷8载:“犬山者,句践罢吴,畜犬猎南山白鹿,欲得献吴,神不可得。故曰犬山,其高为犬亭,去县二十五里。”
古地区名。即今内蒙古河套以南、宁夏清水河流域、甘肃环县、陕西吴旗县以北地。秦逐匈奴,取河南地,徙民实之,故名。《史记· 平准书》: 西汉元狩三年 (前120),山东大水,“乃徙贫民于关以西,及充朔方以
北宋置,属临桂县。在今广西鹿寨县北。古镇名。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鹿寨县北。北宋属临桂县。
在今湖北襄樊市北。《三国志·魏书·徐晃传》: 遣晃助曹仁讨关羽,“贼屯偃城。晃到,诡道作都堑,示欲截其后,贼烧屯走。晃得偃城”。即此。在今湖北省襄阳市北。《三国志·徐晃传》:东汉建安二十四年(219年
在今台湾省宜兰县南。《清史稿·地理志》 台北府:“加礼远港”等“并在宜兰县南,俱入于海。”
又作剳真卫。明永乐十三年(1415)置,属奴儿干都司。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河纽依河流域。后废。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置。约在今俄罗斯黑龙江下游右岸阿纽依河流域。属奴儿干都司。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