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关山
在今陕西城固县北三十里。《水经·沔水注》: “壻水南历壻乡溪,出山东南流,径通关势南。山高百余丈,上有匈奴城,方五里,浚堑三重。高祖北定三秦,萧何守汉中,欲修北道,通关中,故名为通关势。” 《舆地纪胜》 卷183兴元府: 通关山 “在城固县北壻水之南”。
在今陕西城固县北三十里。《水经·沔水注》: “壻水南历壻乡溪,出山东南流,径通关势南。山高百余丈,上有匈奴城,方五里,浚堑三重。高祖北定三秦,萧何守汉中,欲修北道,通关中,故名为通关势。” 《舆地纪胜》 卷183兴元府: 通关山 “在城固县北壻水之南”。
建置不详。北周属土州,治所在今湖北随州市东北境。隋开皇初废。
在今云南镇雄县西。《明一统志》卷72芒部军民府:却佐溪“在府西一百五十里。下流入白水江”。
即真觉寺。在今北京市海淀区白石桥东长河北岸。因寺内有金刚宝座石塔一座,塔顶建有五座密檐式小石塔,故有五塔寺之名。集镇名。在安徽省霍邱县北部、沿岗河南侧。属石店镇。人口 4590。因旧有五座塔得名。有渔
本飞井坞。北宋政和七年(1117)赐名,属镇戎军。在今宁夏彭阳县北。金属镇戎州,后废。
在今河北雄县西南十里。北宋缘边塘泺之一。《宋史·河渠志五》: “东南起保安军,西北雄州,合百世淀、黑羊淀、小莲花淀为一水,……东起雄州,西至顺安军,合大莲花淀……为一水。” 又《清一统志·保定府二》:
①亦名雷音洞。在今北京市房山区西南五十里石经山顶,就洞建堂。民国《房山县志》卷3:石经山“山上有石堂东向,方广五丈,曰石经堂,四壁皆嵌以石刻佛经,中四石柱皆刻佛像”。堂左右及堂下建有藏经洞九处。②北宋
一名师壁洞。在今湖北来凤县西南。《方舆纪要》卷82散毛宣抚司: 散毛关 “在司南,亦曰散毛路口,本名师壁洞。……今改为散毛关”。
唐方镇名。兴元元年 (784) 置,治所在同州(今陕西大荔县),由同州刺史领之。乾宁二年(895) 改为匡国军。唐方镇名。兴元元年(784年)置,治同州(今陕西大荔县)。领同、晋、慈、隰四州。同年罢。
在今广西鹿寨县西北平山镇。清光绪间,置中渡厅于平乐镇,移平乐镇巡司驻此。
清代称姚哥庄堡。即今山东高密市东十四里姚哥庄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