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仙渡
在今浙江武义县西南八十里三港乡。《方舆纪要》 卷94处州府宣平县: 通仙渡 “出三港渡,路出郡城”。
在今浙江武义县西南八十里三港乡。《方舆纪要》 卷94处州府宣平县: 通仙渡 “出三港渡,路出郡城”。
辽清宁中置,治所在混同县(今吉林松原市东三岔河镇东北石头城子)。金废。
亦作岭。 在今吉林蛟河市东南、 敦化市西北界上,为张广才岭支脉。清光绪 《吉林通志》图: 东南有7
即今江苏无锡市北三十里堰桥镇。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 无锡县图: 西北有堰桥 (镇)。民国 《江苏六十一县志》: 无锡县北有 “堰桥镇”。并记: “堰桥距治三十里,北界江阴县,商业最繁盛。”在江苏省无
又作捏来、呆 (果) 梅鲁站。元置,在今黑龙江省嫩江县东北木古母里驿。元 《析津志》 天下站名: “和伦百一十海里、捏来。” 明废。
即今河北宁晋县东北六十里百尺口乡。因百尺沟故渎而名。明置百尺口巡司。清乾隆十年(1745)裁。民国时设县佐。
即今河南鲁山县东南五十四里张官营镇。民国初设县佐驻此。
①在今山西大同市城区西南隅。是辽、金时期我国华严宗重要寺庙之一。《辽史·地理志》:清宁八年(1062)“建华严寺,奉安诸帝石像、铜像”。辽保大二年(1122),寺内部分建筑毁于兵火。金天眷三年(114
元太祖十四年 (1219) 改崞县置,属太原路。治所在今山西原平市北三十五里崞阳镇。大德九年 (1305) 属冀宁路。明洪武二年 (1369) 降为崞县。蒙古成吉思汗十四年(1219年)升崞县置,治今
又名长宁镇。即今河北滦南县东北二十五里长凝镇。清光绪《滦州志》卷8:长凝街在“城南三十里”。
即察雅。在今西藏察雅县东。清乾隆《西域同文志》卷18:“西番(藏)语:扎克,大山峰也。雅布,檐也。地有山峰,下瞰如檐,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