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渡镇
又称迷渡市。即今云南弥渡县。《方舆纪要》 卷118蒙化府: “迷渡镇在府东,与大理府赵州接界。嘉靖初筑城于此,控制白崖等要路。”
古镇名。明嘉靖初置,即今云南省弥渡县。
又称迷渡市。即今云南弥渡县。《方舆纪要》 卷118蒙化府: “迷渡镇在府东,与大理府赵州接界。嘉靖初筑城于此,控制白崖等要路。”
古镇名。明嘉靖初置,即今云南省弥渡县。
即今四川通江县西南杨柏乡。清道光《通江县志》卷2:杨柏河“离城六十里。与巴州接界”。
即今四川永川市东茶店乡。清光绪 《永川县志》 卷3: 茶店场在 “县东十五里。创自前明。相传建文帝过宿,茶庵乃其遗址,场因名焉。庵在街西,铺户百余家。……为川东大道”。
明初改元甫打怜站置,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左侧帕达利湖畔帕达勒屯。明《辽东志》卷9:海西东水陆城站有狗站“伏答林站”。后废。
清地区名。指内札萨克蒙古六盟之地。明末,漠南(包括兴安岭东)蒙古各部归附后金、清,编为旗,设札萨克管领;至康熙九年(1670),陆续增置至四十九旗,各旗牧地也先后划定。按各部地域,若干旗会为一盟,置盟
一名甘松山。在今四川松潘县西南(一说在今松潘县西北)。《隋书·地理志》:通轨县“有甘松山”。《新唐书·吐蕃传》:开元十九年(731),吐蕃请“互市于甘松岭。宰相裴光庭曰:‘甘松中国之阻,不如许赤岭”’
唐天宝八年 (634) 于索磨川置,治所在今四川马尔康县东梭磨乡,一说在马尔康县西十里俄尔雅村。后废。唐天宝八载(749年)以剑南之索磨川(今四川梭磨河一带)置,治今四川省马尔康县东梭磨。领吐蕃、牂柯
又作贝丘、沛丘。春秋、战国属齐。在今山东博兴县南五里。《左传》:庄公八年(前686),“齐侯游于姑棼,遂田于贝丘”。《史记·楚世家》:顷襄王十八年(前281),楚人有好以弱弓微缴加归雁之上者,对顷襄王
唐、宋大渡河以南少数民族部落。在今四川越西县南。《宋史·蛮夷传四》:“邛部川蛮,亦曰大路蛮,亦曰勿邓。”
清光绪年间置,在今新疆温宿县东北盐山口。宣统《新疆图志》卷81温宿县:阿尔巴特驿“即盐山口”。
①南朝梁普通四年(523)析广州置,治所在梁信县(今广东封开县)。隋开皇十年(590)改为封州。②西魏废帝二年(553)改南秦州置,治所在仇池郡洛谷城(今甘肃西和县西南洛峪乡)。辖境相当今甘肃西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