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迎担湖

迎担湖

一作頟担湖,又作额担湖。在今江苏南京市西清凉山后。《六朝事迹编类》卷上引《南徐州记》云:“费县西北八里有迎担湖。昔晋元嘉中,元帝南迁,衣冠席卷过江,客主相迎湖侧,遂以此为名。在府西北五里石城后,其湖溉田三十里。”宋代堙为田。


又作頟担湖(《宋书·符瑞志》)、额担湖(《资治通鉴》)。在今江苏省南京市西清凉山后。《南徐州记》云:“晋元帝南渡,衣冠席卷过江,客主相迎负担于此湖侧”,遂以迎担为名(《景定建康志》引)。宋代堙为田。


猜你喜欢

  • 烈面镇

    即今四川武胜县西北烈面镇。《清一统志·顺庆府二》: 烈面镇 “在南充县南一百里。本朝康熙中设驿于此。今裁”。民国 《武胜县志》卷1: 烈面溪在 “县西五十里……商业繁盛,为河西冠”。在四川省武胜县西北

  • 桃源镇

    在今山西吉县东北桃园村。《清一统志·平阳府一》 “三垢镇” 条下: 桃源镇 “在州城东北六十里。路通隰州大宁县界”。(1)在江苏省吴江市西南部、江苏省最南端、紫荇塘两岸。面积61平方千米。人口4.8万

  • 太公路

    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置,属云南行省。治所在太公城(今缅甸北部伊洛瓦底江东岸达冈)。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为府。后废。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于太公城置,治今缅甸伊洛瓦底江东岸拉因公县。属

  • 武原郡

    ①南朝梁太清三年 (549) 分吴郡置,属吴州。治所在海盐县 (今浙江海盐县城东南隅)。辖境相当今浙江海盐县和海宁市地。陈废。②东魏武定八年 (550) 分下邳郡置,属东徐州。治所在武原县 (今江苏邳

  • 喜州

    元代置,属大理路。治所在今云南大理市西北六十里喜洲镇。明初废。元初置,治今云南省大理市西北喜洲。后废。

  • 牙前县

    1945年初山东革命根据地由牟平、海阳、栖霞三县地析置,治桃村(今山东栖霞市东南桃村)。因位于牙山之南,故名。1950年1月撤销,并入海阳、栖东、乳山、牟平等县。旧县名。山东抗日根据地及解放区设。19

  • 观海卫

    明洪武二十年(1387)置,在今浙江慈溪市东三十二里观城镇。嘉靖《观海卫志》卷1:“城成而海水当其前, 因名观海卫。”清顺治十七年(1660)废。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汤和置,治今浙江省慈溪市东观

  • 英豪煤矿支线

    从河南渑池县西英豪站至矿区。长45.1公里。为陇海铁路支线。1937年建成。

  • 卞塘镇

    北宋置,属彭城县。即今江苏铜山县东北汴塘乡。古镇名。即今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铜山东北汴塘,以卞塘湖命名。

  • 禹迹 (跡) 山

    在今四川南部县东北四十里碑院镇北。《舆地纪胜》 卷185阆州: 禹迹山 “在南部东南三十余里”。《明一统志》 卷68保宁府: 禹迹山 “旧传禹治水至此,故名。山有寺,因崖斲石为巨佛像,层楼覆之。泉出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