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越城

越城

①又称蠡城、越台。春秋周元王四年(前472) 范蠡所筑。故址在今南京市中华门外长干桥附近。《晋书·明帝纪》: 东晋太宁二年 (324)帝遣段秀等千人渡水,“战于越城,大破之”。即此。

②故址在今江苏吴县西南十八里石湖旁。南宋范成大 《吴郡志》 卷8: 越城 “在胥门外。越伐吴,吴王在姑苏,越筑此城以逼之。城堞仿佛具在,高者犹丈余,阔亦三丈,而幅员不甚广”。今遗址尚存。

③在今广西兴安县西南越城岭西南。《元和志》卷37全义县: “故越城,在县西南五十里。汉高后时,遣周灶击南越,赵佗踞险为城,灶不能逾岭,即此也。”

④古越巂郡城。在今四川西昌市。《旧唐书·地理志四》 越巂: “汉郡名,武帝置。……后周于越城置严州。”


(1)又称范蠡城,俗称越台。在今江苏省南京市中华门外,相传春秋越范蠡筑。(2)在今江苏省苏州市西南石湖旁。春秋时越军攻吴筑此城。


猜你喜欢

  • 南平县

    ①秦置,属长沙郡。治所在今湖南蓝山县东北五里古城。西汉属桂阳郡。隋省入临武县。唐咸亨二年 (671) 复置,属郴州。治所在今蓝山县东北十五里。天宝元年 (742) 改为蓝山县。②东汉建安元年 (196

  • 八里屯阿懒

    在今蒙古国东北肯特省北鄂嫩河滨。《元史·太祖纪》:先王孛端叉儿“独乘青白马,至八里屯阿懒之地居焉”。

  • 哺饥坂

    一名哺鸡坡。在今山西新绛县北。《清一统志·绛州一》: “哺饥坂在州北五里,相传赵盾食翳桑饥人处。”

  • 阗池

    亦名热海、大清池、亦思宽、亦息渴儿。即今吉尔吉斯斯坦东部之伊塞克湖。《汉书· 陈汤传》: 西汉建昭三年 (前36),汤率军讨郅支单于,“从北道入赤谷,过乌孙,涉康居界,至阗池西”。即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

  • 天柱峰

    ①在今福建武夷山市南武夷一曲。《清一统志·建宁府》:天柱峰“一名大王峰。高五千丈。东瞰北溪,南瞰西溪。东麓有昇真洞,一名仙蜕崖。洞中有雷纹瓷瓮盛仙蜕”。②在今湖北宜昌县西北。南宋陆游《入蜀记》:虾蟆碚

  • 桂林王城

    一名靖江。在今广西桂林市中心,为明太祖朱元璋侄孙朱守谦靖王府城。明洪武五年(1372) 始建。有东、南、西、北四城门。城中有独秀峰。清顺治七年 (1650) 为定南王孔有德王府,九年 (1652) 焚

  • 九真州

    明永乐五年(1407)属清化府。治所在古平县(今越南清化省东南部靖嘉县)。辖境相当今越南中部清化省南部地。宣德二年(1427)以后地入安南。

  • 萨拉乌苏河

    又名红柳河、无定河。即今内蒙古乌审旗南之无定河。20世纪20年代初,在大湾沟发现古人类化石,距今三万五千年,称为 “河套人”。50—80年代又在此地区发现人骨化石,定为 “萨拉乌苏文化”。

  • 扶南郡

    唐天宝元年(742)改笼州置,治所在武勤县(今广西扶南县)。辖境相当今广西扶绥县大部及崇左、上思二县部分地。乾元元年(758)复为笼州。唐天宝元年(742年)改笼州置,治武勤县(今广西扶绥县)。辖境同

  • 太和岭

    ①在今山西朔州市东南。《金史·地理志》:朔州鄯阳县“有太和岭”。《元史·成宗纪》:元大德四年(1300),“车驾幸上都,置西京太和岭屯田”。②在今山西代县西北。明置巡司于此。后废。③即今俄罗斯西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