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

①春秋列国之一,於越部族建。姒姓。初期国都播迁于会稽山中,越王勾践时逐渐强盛,勾践七年(前490) 建都大越 (今浙江绍兴市)。据 《国语·越语上》: “勾践之地,南至句无,北至御儿,东至于鄞,西至于姑蔑。” 辖境相当今浙江省中部、北部地区。周元王四年 (前472) 勾践灭吴,迁都琅邪 (今山东胶南市西南四十六里琅琊镇),遂扩展及今江苏全省及山东南部地区。周安王二十三年 (前379) 又迁都吴 (今江苏苏州市)。周显王三十五年 (前334)为楚所灭。

②即五代南汉。都于兴王府 (今广东广州市)。《新五代史·南汉世家》: “贞明三年, 䶮即皇帝位,国号大越,改元曰乾亨。”


(1)古国名。又称于越。姒姓。相传始祖为夏少康庶子无余,建都会稽(今浙江绍兴市)。春秋末年常与吴战。前494年与吴战,为夫差所败。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刻苦图强,于前473年攻灭吴国。曾向北扩展,称为霸王。疆土有今江苏省北部运河以东,江苏省南部、安徽省南部、江西省东部和浙江省北部。战国时渐弱。约于前306年为楚所灭。(2)浙江省绍兴市的简称。春秋时绍兴为越国都城,故名。


猜你喜欢

  • 丘北县

    清道光二十年(1840)置,属广西直隶州。治所即今云南丘北县。民国《丘北县志》:“丘,阜也,高也。境内诸山,唯暮冶峰极高,治城在暮冶之北,故曰丘北。”民国初属云南蒙自道。1929年直属云南省。在云南省

  • 勐 (猛) 旺

    又称勐邦。明代属车里宣慰司,即今云南景洪市东北一百四十八里勐旺。清雍正六年(1728) 设土把总。傣语 “勐” 为坝子,“旺” 或“邦” 为飞貉 (鼯鼠),意即鼯鼠坝。

  • 鲜水海

    即今青海省东部之青海湖。《汉书· 王莽传》: 西汉元始五年 (5),中郎将平宪等奏言: “羌豪良愿等种,人口可万二千人,愿为内臣,献鲜水海、允谷盐池,平地美草皆予汉民,自居险阻处为藩蔽。”古湖名。即今

  • 板江堡

    在今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西南丹洲镇西南。《方舆纪要》 卷109怀远县: 板江堡 “在县西南。万历二年设兵戍守。又议迁县治于此。四年堡为瑶‘贼’ 所陷”。

  • 哈沙图

    即今内蒙古镶黄旗东南哈夏图村。1916年 《最新大中华帝国道县形势全图》 兴和道图: 苏尼特右翼旗南有哈沙图。

  • 天寿山

    本名黄土山。在今北京市昌平县北十八里。清《日下旧闻考》卷137引《大政记》:“永乐七年五月,营寿陵于北京昌平县东黄土山,封曰天寿山。”明十三个帝陵皆营建于此。在北京市昌平区北。原名黄土山,又名东山、东

  • 京兆尹

    ①西汉太初元年 (前104) 改右内史置,属司隶校尉部。分原右内史东半部为其辖区,职掌相当于郡太守。因地属畿辅,故不称郡,为三辅之一。宋敏求 《长安志》 卷2引 《三辅决录注》 曰: “京,大也。天子

  • 高山铺

    即今贵州毕节市东北高山铺乡。清乾隆《毕节县志》 卷1: 正东有高山铺。

  • 九山湾

    在今江苏盱眙县西北。《资治通鉴》:南朝梁天监二年(503),魏元澄分命诸将犯淮陵、九山,“徐州刺史司马明素将兵三千救九山”。胡三省注:“今招信军盱眙县西南一十五里有三城,又西十五里至淮陵,城临池河,池

  • 邛来大山

    即邛崃山。今四川荥经县与汉源县分界之大相岭山。《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永平中,益州刺史朱辅疏中云:“路经邛来大山零高坂,峭危峻险,百倍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