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草城
南朝梁筑,在今安徽凤阳县东北。《梁书·曹景宗传》: 南齐建武五年 (498),“魏大将杨大眼对桥北岸立城,以通粮运,每牧人过岸伐刍藁,皆为大眼所略。景宗乃募勇敢士千余人,径渡大眼城南数里筑垒,亲自举筑。大眼率众来攻,景宗与战破之,因得垒成。使别将赵草守之,因谓为赵草城,是后恣刍牧焉”。《清一统志·凤阳府》: 赵草城“在凤阳县。…… 《县志》: 城距邵阳洲数里,据淮为险”。
南朝梁筑,在今安徽省凤阳县东北淮河侧。据淮为险,由别将赵草守之以拒北魏,故名。
南朝梁筑,在今安徽凤阳县东北。《梁书·曹景宗传》: 南齐建武五年 (498),“魏大将杨大眼对桥北岸立城,以通粮运,每牧人过岸伐刍藁,皆为大眼所略。景宗乃募勇敢士千余人,径渡大眼城南数里筑垒,亲自举筑。大眼率众来攻,景宗与战破之,因得垒成。使别将赵草守之,因谓为赵草城,是后恣刍牧焉”。《清一统志·凤阳府》: 赵草城“在凤阳县。…… 《县志》: 城距邵阳洲数里,据淮为险”。
南朝梁筑,在今安徽省凤阳县东北淮河侧。据淮为险,由别将赵草守之以拒北魏,故名。
亦作恒棱。在今四川营山县东北安固镇。《周书·赵文表传》: 天和三年 (568),“除梁州总管府长史,所管地名恒陵者,方数百里,并生僚所居,恃其险固,常怀不轨。文表率众讨平之”。即此。事平遂置蓬州,以文
真腊的别称。亦译澉浦只。明张燮《东西洋考》卷3始用今译名柬埔寨。
唐天宝元年 (742) 改费州置,治所在涪川县 (今贵州思南县)。辖境相当今贵州思南、德江县地。乾元元年 (758) 复改为费州。唐天宝元年(742年)改费州置,治涪川县(今贵州思南县)。辖境相当今贵
南朝宋改龙冈县置,属桂林郡。治所即今广西宜州市。梁、陈间废。古县名。南朝宋永初初以龙刚县改名,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属桂林郡。梁、陈间废。
清内蒙古昭乌达盟八部之一。康熙三年 (1664),漠北喀尔喀扎萨克图汗部台吉衮布伊勒登,因内乱率部逾漠归附清朝,诏安置于喜峰口外,编为一旗,为与先前南来归附、安置于张家口外的喀尔喀土谢图汗部台吉所部相
①一作黄梅山。即今浙江宁波市东北海中大黄毛岛。明嘉靖 《定海县志》 卷5: 黄茅山 “近七里屿”。②在今湖南岳阳市东南三十里。《方舆纪要》卷77岳州府巴陵县: 黄茅山 “盘亘数里,壁立干霄”。
在今福建福州市北郊战坂乡莲花峰南麓斗顶山。王审知 (862—925) 字信通,光州固始(今属河南) 人。唐末,随其兄王潮起兵入闽,五代梁封为闽王。同光三年 (925) 卒,谥忠懿。其墓原在凤池山,后唐
即今安徽涡阳县东北二十六里龙山乡。北齐置龙山县于此。
在今甘肃天水市西南。《水经·漾水注》:马池水“出上邽西南六十余里,谓之龙渊水,言神马出水事,同余吾来渊之异,故因名焉。《开山图》曰:陇西神马山有渊池,龙马所生,即是水也。其水西流谓之马池川,又西流入西
亦译客鲁连、怯鲁连、怯绿怜、翕陆连,又作胪朐河、驴驹河、陆局河、龙居河、龙驹河。即今克鲁伦河,源出蒙古国肯特山,东流入中国境,注于呼伦湖。《秋涧集》 录张德辉 《纪行》: “翕绿连河 (怯绿连河) 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