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斤卫
亦作赤金蒙古卫。明永乐八年(1410)升赤斤蒙古千户所置,治所即今甘肃玉门市西北赤金镇。后废。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复置赤斤卫,雍正四年(1726)裁。
又作赤金卫、赤金蒙古卫。明永乐二年(1404年)元故丞相苦木子塔力尼归附,以其部设赤斤蒙古千户所于赤斤站,八年升为卫,其地即今甘肃省玉门市西北赤金。正德中为吐鲁番所破,部人内迁肃州南山(今酒泉市南祁连山)。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复置。雍正初改为赤斤蒙古千户所,乾隆七年(1742年)复为赤斤卫,二十四年并入玉门县。
亦作赤金蒙古卫。明永乐八年(1410)升赤斤蒙古千户所置,治所即今甘肃玉门市西北赤金镇。后废。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复置赤斤卫,雍正四年(1726)裁。
又作赤金卫、赤金蒙古卫。明永乐二年(1404年)元故丞相苦木子塔力尼归附,以其部设赤斤蒙古千户所于赤斤站,八年升为卫,其地即今甘肃省玉门市西北赤金。正德中为吐鲁番所破,部人内迁肃州南山(今酒泉市南祁连山)。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复置。雍正初改为赤斤蒙古千户所,乾隆七年(1742年)复为赤斤卫,二十四年并入玉门县。
在今河北藁城市北。《方舆纪要》卷14藁城县:平将军垒“在县北十二里,即建文中平安屯兵御燕师处”。
南齐改吕亭县置,属庐江郡。治所在今安徽桐城县东北十八里吕亭镇。后废。
又作部日甸。唐南诏置,属银生节度。治所即今云南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宋大理改步日部。南诏置,驻地即今云南省普洱县。大理国改置步日部。
在今湖北鄂州市西南。《寰宇记》 卷112鄂州武昌县: 浮石湖 “阔七十里。在州西一百八十里。春冬干涸,中有一石独立,周回二十步,形状极下,纵水泛涨而不能没”。《清一统志 · 武昌府一》: 浮石湖 “在
在今福建武夷山市西南武夷五曲。《清一统志·建宁府》 “天柱峰” 条下: 隐屏峰 “在武夷五曲。溪北有朱子精舍,溪南对峙者曰小隐屏”。
战国秦置,属长沙郡。治所在今湖南汨罗市西北。因罗子国为名。西汉属长沙国。东汉属长沙郡。南朝梁属岳阳郡。隋属巴陵郡。《新唐书·萧铣传》: 大业十三年 (617) 巴陵校尉董景珍等推县令铣为主起兵,铣自称
亦名宝屏山。在今四川长宁县南双河镇北。《舆地纪胜》 卷166长宁军: 登云山 “郡治主山也。旧名宝屏山。每岁九日,太守领客登。后筑亭其上,名曰登云亭”。
即今福建周宁县。明洪武初置东洋麻岭巡司于此。清初为宁德县丞驻地。民国初改设县佐。1935年析置周墩特种区,为特种区治所所在地。即今福建省周宁县驻地狮城镇。明洪武初东洋麻岭巡检司治此。清初为宁德县丞驻地
一名零绿水。在今广东廉江市西。《寰宇记》 卷167吴川县: 零烈水 “在废 (零绿) 县南三十里。源从廉江流入大海”。
在今福建光泽县东北。《寰宇记》卷101邵武军邵武县:乌君山“在县西一百里。高二千二百丈。……秦汉之代有徐仲山者,于此山(采药)遇神仙妃耦,多假乌皮为羽,飞走上下,故山因名之,今有乌君石存焉”。《方舆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