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北县
1933年1月川陕革命根据地由四川通江县的两河口、空山坝和陕西镇巴县的核桃树、简池四地析置,治两河口(今四川通江县北两河口乡)。同年2月迁治泥溪场(今通江县北泥溪乡)。1935年3月废。
旧县名。(1)川陕苏区设。1933年由陕西省镇巴县西南部和四川省通江县北部析置,治今通江县两河口,后迁治泥溪场(今属通江县)。1935年春红军北上后撤销。(2)北岳平西抗日根据地设。1940年由察哈尔省赤城县(今属河北)北部析置。1943年撤销,1946年复设。1948年撤销,并入赤城县。
1933年1月川陕革命根据地由四川通江县的两河口、空山坝和陕西镇巴县的核桃树、简池四地析置,治两河口(今四川通江县北两河口乡)。同年2月迁治泥溪场(今通江县北泥溪乡)。1935年3月废。
旧县名。(1)川陕苏区设。1933年由陕西省镇巴县西南部和四川省通江县北部析置,治今通江县两河口,后迁治泥溪场(今属通江县)。1935年春红军北上后撤销。(2)北岳平西抗日根据地设。1940年由察哈尔省赤城县(今属河北)北部析置。1943年撤销,1946年复设。1948年撤销,并入赤城县。
唐南诏置,属永昌节度。治所在今云南腾冲县北七十六里永安街。宋大理属腾冲府,元代废入腾越州。
即今四川荣县东南李子乡。清道光《荣县志》卷10:李子桥场在“县南五十里”。
亦名歇马台。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故城宫城西南一里余。《左传》: 昭公二十年 (前522),“齐侯至自田,晏子侍于遄台”。即此。
①在今吉林伊通满族自治县境。《清一统志·吉林一》:寿山“在(吉林)城西南四百二十里,即查拉芬阿林。本朝康熙二十一年,圣祖仁皇帝祭告山陵,大蒐驻跸于此,值万寿圣节,因赐名寿山”。②即今福建福州市北寿山。
亦名大巴岭山。在今陕西南郑县南、四川南江县东北,为米仓山南支。《寰宇记》卷133兴元府南郑县:“大巴岭山在县西南一百九里。《水经注》云:廉水出巴岭,北流经廉州。又《周地图记》云:此岭之南是古之巴国也。
在今广西资源县西南。旧属兴安县,清置巡司于此。《清一统志·桂林府一》:社水巡司“在兴安县西北一百里。向驻六峒,本朝乾隆六年移驻社水”。古水名。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西北。清乾隆六年(1741年)移置
即胡原县。治所在今四川剑阁县东南一百三十里香沉镇。《旧唐书·地理志》: “南齐置相原县,隋改为临津县。”
①在今河北丰润县西北四十里。《明一统志》卷1顺天府:灵应山“其山悬崖壁立,岩畔有泉,濆流而下。上有二石穴,一名攻书室,一名灵应洞”。②在今江西龙南县北。《方舆纪要》卷88赣州府龙南县:灵应山在“县北二
又名固勒札城。即今新疆伊宁市。清徐松 《西域水道记》 卷4: “ 《西藏总传》 云: 初,厄鲁特崇黄教,噶勒丹策凌建都纲于伊犁河滨,北曰固勒扎……谚称固勒札曰金顶寺。” 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建宁
明置,在今四川汉源县西南。《方舆纪要》卷74越嶲卫军民指挥使司:白马堡在“卫东北二百九十里。又东十里即晒经关也。堡为分宰猡诸番市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