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福村
即今浙江丽水市西南平原乡资福村。《清一统志·处州府》: 丽水故城 “在今丽水县西三十五里资福村”。唐武德四年至八年 (621—625) 丽水县治此。
即今浙江丽水市西南平原乡资福村。《清一统志·处州府》: 丽水故城 “在今丽水县西三十五里资福村”。唐武德四年至八年 (621—625) 丽水县治此。
即今河北河间市东北齐会村。1939年4月,八路军第一二○师在此粉碎日本侵略军的进攻。“齐会战斗”的胜利,增强了冀中抗日根据地军民坚持平原抗日游击战争的信心。集镇名。在河北省河间市区东北部。属北石槽乡。
①一名劳水、黑水。在今山西临汾市北。《寰宇记》 卷43临汾县: “涝水源出乌岭山,俗名长寿水。” 《清一统志· 平阳府一》: 涝水 “在临汾县北,源出浮山县黑山,西流合潏水,至临汾县北,入于汾”。②即
在今江苏扬州市。《清一统志·扬州府二》: 摘星楼 “在府城西北隅。《旧志》: 贾似道筑宝祐城,建楼于上,扁曰 ‘三城胜处’。摘星楼即其处也”。苏辙、秦观皆有诗。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完成统一,推行郡县制,分全境为三十六郡。郡名不见于《史记》本文,裴骃《集解》作“三川、河东、南阳、南郡、九江、鄣郡、会稽、颍川、砀郡、泗水、薛郡、东郡、琅邪、齐郡、上谷、渔阳
在今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遗址公园内。清《日下尊闻录》卷5:“圆明园水木明瑟之北稍西为文源阁,与文华殿后之文渊、避暑山庄之文津阁,皆以贮四库全书。”清咸丰十年(1860),为英法联军所焚毁。
在今山东栖霞县东南三十里。清光绪 《山东通志》 卷33: 蛇窝泊 “有三源: 一出钜齿山西南经跳鱼台转黄条,一出玉皇顶转初家疃经河崖村,一出唐山后经朱留村,总会于蛇窝泊,入莱阳五龙泊”。
在今云南昆明市西。《方舆纪要》 卷114云南府昆明县: 海源洞 “在城西二十里。中容数百人。四崖削立,石乳奇幻,下有龙湫,其水清浅,四时不竭,流入鸳鸯池,又注为黑龙潭”。
①唐置,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北。《新唐书·地理志》:太原府阳曲县有天门关。《宋史·高继宣传》:元昊“俄寇麟府,继宣帅兵营陵井,抵天门关”。即此。《清一统志·太原府》引《府志》:“天门、陵川,一道相连,互为
即都江堰。在今四川都江堰市西岷江上。《元史·河渠志》: “蜀堰,江水出蜀西南徼外,东至于岷山,而禹导之。秦昭王时,蜀太守李冰凿离堆,分其江以灌川蜀,民用以饶。”
亦名小康山。在今四川江油市西北。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5:杜田《(杜诗)补遗》云:“范传正李白新墓碑云:‘白本宗室子,厥先避仇,客居蜀之彰明,太白生焉。’彰明,绵州之属邑,有大、小匡山。”《方舆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