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贺兰山

贺兰山

①又名郁孤台。在今江西赣州市西北隅的天螺岭。《寰宇记》 卷108虔州赣县: 贺兰山 “在州西北隅。本名文壁山,即郁孤台是也”。

②古称卑移山。又名阿拉善山。在今宁夏西北部,与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互界。南北走向。长约200多公里,宽约 30公里。海拔2000—2500米。《隋书· 地理志》: 灵武郡弘静县有贺兰山。《元和志》 卷4灵州保静县: 贺兰山“在县西九十三里。山有树木青白,望如駮马,北人呼駮为贺兰”。故名。


又称阿拉善山。《元和郡县志》:“山有树木青白,望如骏马,北人呼骏为贺兰。”故名。在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北边境和内蒙古自治区接界处。南北走向,长200多千米,宽15~50千米。海拔一般在2000米以上。同名主峰(当地称敖包圪垯),在银川市西北与内蒙古交界处,海拔3556米。西侧和缓,东侧以断层临银川平原,山间垭口为东西交通通道。为中国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线。中段东坡建有以保护干旱地区山地生态系统为主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珍贵野生动物,煤藏丰富。特产贺兰石。东麓有西夏王陵。在贺兰诸口分布的300多幅古代游牧民族岩画,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猜你喜欢

  • 重龙山

    亦名四岩山、崇灵山。在今四川资中县城东北隅。《舆地纪胜》 卷157资州: 重龙山 “在州南二里。 ��崒盘屈, 隐若龙转, 飞鹫龙山, 亭阁之胜及诸梵列跨其上,江山城市历历

  • 广德宫

    北魏行宫。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北阴山后。太平真君三年(442)六月,南秦王杨难当为刘宋所败,朝于北宫。《魏书·世祖纪》 载:“先是起殿于阴山之北,殿始成而难当至, 因名曰广德焉。”

  • 下汤里

    一名下汤镇。即今河南鲁山县西下汤镇。明嘉靖《鲁山县志》卷1:“下汤里,去县西五十里。”

  • 馆陶县

    ①西汉置,属魏郡。治所即今河北馆陶县(南馆陶镇)。《元和志》 卷16馆陶县: “陶丘在县西北七里。……赵时置馆于其侧,因为县名。” 三国魏为阳平郡治。北周为屯州治。隋属武阳郡。唐属魏州。宋属大名府。金

  • 岠嵎山

    在今山东栖霞县东二十里。岠嵎水出此。《宋史·仁宗本纪》:庆历六年(1046)三月,“庚寅,登州地震,岠嵎山摧”。《金史·仆散安贞传》载:益都杨安儿起义,据登州,金将仆散安贞败之”。杨安儿与汲政等乘舟入

  • 阿州

    唐贞观八年(634)改源州置,治所在光安县(今越南义静省西北香山附近)。辖境相当今越南义静省西北一带)。十三年(639)废。

  • 慕仙县

    唐贞观五年 (631) 置,后属羁縻炎州。治所在今四川茂县西北或黑水县境。后废。

  • 如水

    又称时水。在今山东淄博市北。《汉书·地理志》 齐郡临淄:“如水西北至梁邹入泲。”《水经·淄水注》:“时水又西北径西安县故城南……又西至石洋堰,分为二水,谓之石洋口,枝津西北至梁邹入济。”此时水即《汉志

  • 别失八里等处行尚书省

    蒙古宪宗元年(1251)置,治所在别失八里(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北二十五里破城子)。后废。

  • 太子山

    在今陕西宜君县东南四十里。《方舆纪要》卷57宜君县:太子山“世传秦扶苏筑长城时所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