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贤令山

贤令山

在今广东阳山县北二里。因唐代韩愈被贬作阳山令而得名。《方舆纪要》 卷101阳山县: 贤令山 “唐韩愈为阳山令,尝读书于此,有读书岩。山以愈名也”。《清一统志·连州》: 贤令山“一名牧民山。冈峦横列,中峰耸立,曰金峰。东有游息洞,又东有朝阳洞”。有唐以来摩崖石刻,以韩愈手迹最可贵。南麓有韩愈题字 “千岩表” (字大0.3平方米)及其他题诗、题铭。山背有崖高约7米,宽约13米,刻有宋代县令张本中的 《皇宋圣传颂并序》,字体古劲遒秀,是广东杰出的宋刻。此外还有游息洞、远览亭等胜迹。


在广东省阳山县城北。因唐代文学家韩愈贬作阳山县令而得名。山上有唐、宋等摩崖石刻,以唐代韩愈的手迹最可贵。南麓有韩愈题字“千岩表”(字大0.3平方米)及其他题诗、题铭。山背高约7米、宽约13米的崖壁上,刻有宋代县令张本中的《皇宋圣传颂并序》,全文28行,每行18字,是广东杰出的宋刻。又有清代书法家符翕草书五言诗。山上还有北山寺、游息洞、远览亭及韩愈像碑等。


猜你喜欢

  • 酉阳宣慰司

    明天启元年(1621)升为宣慰司,属重庆卫。治所在今四川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辖境相当今四川酉阳、秀山二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地。清乾隆元年(1736)改为酉阳州。明洪武五年(1372年)置,治今重庆市酉阳

  • 泎水

    又名柞水。即今陕西镇安县东乾祐河。《元丰九域志》 卷3: 乾祐县有泎水。《方舆纪要》 卷54镇安县: 泎水 “在县东五里。出秦岭,流入洵阳县界,合旬水入于汉江”。

  • 端氏

    战国晋邑,即今山西沁水县东北固县。《史记·赵世家》: 成侯十六年 (前359),“与韩、魏分晋,封晋君以端氏”。即此。西汉置端氏县。古邑名。战国赵邑。在今山西省沁水县东北。《史记·赵世家》:成侯十六年

  • 榆亚暗沙

    在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内,位于安渡滩东北方。实为一断续的环礁,东西长约34公里,包括二角礁、浪口礁和线头礁等。中国渔民向称深筐,意为礁湖水很深。1935年公布名称为调查礁。1947年改名榆亚暗沙。

  • 洛原郡

    北周天和二年 (567) 置,属泸州。治所在富世县 (今四川富顺县)。辖境相当今四川富顺县、自贡市及隆昌县西境。隋开皇三年 (583)废。

  • 茂县

    1913年改茂州置,属四川西川道。治所即今四川茂县。以茂州为名。1928年直属四川省。1958年改置茂汶羌族自治县,治威州镇 (今汶川县)。1963年迁驻凤仪镇 (今茂县)。1987年复改茂县。在四川

  • 朵颜卫

    明兀良哈三卫之一。洪武二十二年(1389)置,属大宁都司。朵颜卫又称“五两案”,即蒙古兀良哈部,元时此部一支由漠北徙居朵因温都儿(今洮儿河源索岳尔济山)、搠儿河(今绰尔河)一带,后置朵因温都儿兀良哈千

  • 玄都观

    在唐长安城崇业坊,今陕西西安市。宋敏求《长安志》卷9载:“隋开皇二年, 自长安故城徙通道观于此,改名玄都观,东与大兴善寺相比。”是游人观赏桃花的胜地。刘禹锡有《戏赠看花诸君子》诗。

  • 肤 (膚) 施县

    ①战国秦昭王三年 (前304) 置,为上郡治。治所在今陕西榆林市东南七十五里鱼河堡附近。东汉建安二十二年 (217) 废。②隋大业三年 (607) 置,为延安郡治。治所在今陕西延安市东延河东岸。唐为延

  • 仁溪

    在今贵州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东。《方舆纪要》卷122思南府朗溪司:仁溪“在司治(今朗溪镇)前。出山岩中, 自高而下,居人引以溉田。中有川主洲,在司治东南。居人建川主庙于其上, 因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