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象鼻山

象鼻山

又名漓山、沈水山、象山。即今广西桂林市区南漓江与桃花江汇流处象鼻山。《方舆纪要》 卷107临桂县: 漓山 “山魁然拔起,横障江上,郡人名为象鼻山。以山突起水滨,形如象鼻也。明初围静江,别将朱亮祖屯于东门象鼻山下。即此”。


(1)又称象山,古称漓山。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内阳江和漓江汇流处。山状似巨象伸鼻吸水,故名。西麓有登山盘曲山道。山顶平展,北端有明代的普贤塔,远看似宝瓶,又似一柄插在象背上的剑,故有宝瓶塔、剑柄塔之称。山下有水月洞,是由象鼻与象身形成的圆洞,江水贯流,可过小艇。宋代蓟北处士在此有《咏月夜》诗:“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还流。”据记载,洞旁原有唐代云崖轩、宋代朝阳亭,已不存。洞内外崖壁上有历代石刻50余件,其中多为宋人题刻。南宋诗人张孝祥的《朝阳亭诗并序》、范成大的《复水月洞铭并序》、陆游的《诗札》等,都极珍贵。是桂林市内游览胜地。(2)即“一天门山”。

象 鼻 山


猜你喜欢

  • 寿州卫

    明洪武初置,属直隶。治所在寿州城内(今安徽寿县)。后废。

  • 龙邦墟

    亦作陇邦。即今广西靖西县西南龙邦镇。清光绪《广西舆地全图》归顺州图:西南有龙邦墟,南有龙邦隘。有把总、外委戍守。

  • 安习州

    元置,属庆远南丹安抚司。治所在今广西东兰县西南。明洪武十二年(1379)废。元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兰县武篆。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废。

  • 坝口

    又称吴公坝。即古之白道。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西北坝口子村。为通蒙古要路。

  • 宁武府

    清雍正三年(1725)置,治所在宁武县(今山西宁武县)。辖境相当今山西偏关、神池、宁武、五寨等县地。1912年废。清雍正三年(1725年)置,治宁武县(今属山西)。辖境约当今山西省内长城以南,偏关县、

  • 殷城

    ①亦名亶甲城。在今河南内黄县南。《史记·殷本纪》: “河亶甲居相。” 《正义》》 引 《括地志》: “故殷城在相州内黄县东南十三里,即河亶甲所筑都之,故名殷城也。”②在今河南武陟县东南。《水经·沁水注

  • 米河

    又名米沟河。在今山东淄博市北。《资治通鉴》:唐天复三年(903),王师范以平卢之兵、王茂章以淮南之兵合兵击朱友宁,“两镇兵逐北至米河,俘斩万计,魏博之兵殆尽”。即此。清光绪《山东通志》卷28:“米沟河

  • 北阻卜部

    又作阻卜九部或达旦九部,辽北境部族,当即蒙元史料所载之克烈部。天赞三年(924),耶律阿保机西征,抵古回鹘城,尽复阻卜诸部。其后时服时叛,至辽统和中始完全征服,分置诸部节度使辖之,统于西北路招讨司。统

  • 临潼郡

    北魏置,属睢州。治所在临潼城 (今安徽灵璧县东北七十里潼郡村)。辖境相当今安徽灵璧、泗县等地。东魏武定六年 (548) 复置,北齐改为潼郡。东魏武定六年(548年)置,治临潼城(今安徽灵璧县东北)。辖

  • 玄墓山

    即邓尉山。在今江苏吴县西南光福镇附近。明王鏊《姑苏志》卷8:玄墓山“相传郁泰玄葬此,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