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象山

象山

①一名石公山。在今江苏镇江市东北八里,与焦山对峙。《清一统志·镇江府 一》: 石公山 “一名象山,形如双象。《府志》: 焦山两狮形,象山两象形,狮象截水之下流,郡之门户在焉。岩有洞曰象山洞”。

②在今浙江象山县西北十里。县以此得名。《舆地纪胜》 卷11庆元府象山县: “ 《图经》 云,县有一山如象形。” 故名。

③在今福建大田县西南。《清一统志·永春州》:象山 “在大田县西南台阁山西。高千仞,群峰矗立,林木深茂。上有望军洋杨家寨,明嘉靖初,贼首郑新等巢其上,郡守陈能剿平之”。

④在今福建闽侯县南。《清一统志·福州府一》:象山 “在侯官县旗山之西。山形外抱中平,如蹲象然。上有观音泉”。

⑤原名应天山。在今江西贵溪县西南七十里。《寰宇记》 卷107信州贵溪县: 应天山 “连冈叠阜,自闽而来,为诸山之宗”。《明一统志》 卷51广信府:象山 “初名应天山,宋儒陆九渊尝读书于此,以山形如象更今名”。陆九渊自号象山翁,学者称为象山先生。所著后人辑为 《象山先生全集》。又贵溪县南之三峰山亦名象山。因尝移象山书院于此,俗亦呼为象山。

⑥原名蒙山。在今湖北荆门市西郊。《清一统志 ·荆门州》: 蒙山 “在荆门州西一里。一名象山。一名硖石山。又名泉子山”。

⑦又名象头山。即今广东博罗县东北象头山。《方舆纪要》 卷103惠州府博罗县: 象山在 “县北二十里。山高大,形如象,俗呼象头山”。

⑧在今广西象州县西隔江。《元和志》 卷37象州阳寿县: “象山在县西北三里。” 《寰宇记》 卷165象州武仙县: “象山在州城西岸,去城五里。高四十丈,其形如象,山因得名。”

⑨在今贵州惠水县北。《方舆纪要》 卷121卢番长官司: 象山在 “司南一里”。

⑩在今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西北。《方舆纪要》卷117丽江军民府: 象山在 “府西北五里。形如伏象,山下有泉曰象泉”。

(11)在今越南东北部广宁省东潮县境。元黎崱 《安南志略》 卷1: “鞍子山一名安山,或曰象山。高出云雨之上。” 《方舆纪要》 卷112安南新安府: 象山“在府东东潮州。一名安子山。相传安期生得道处。宋海岳 《名山图》 以此为第四福地”。


(1)在江苏省镇江市东北,与焦山隔江相对。原名石公山,因山形如双象,改今名。海拔49米。自古为军事要地,山上有炮台故址,与焦山炮台成崎角之势。另一高处名韩公墩,相传是宋韩世忠驻兵的地方。《舆地纪胜》中载:山上原有送江亭,是南宋乾道五年(1169年)郡守陈天麟建。山中有普贤洞和峨嵋洞。北面山下有石隐庵,一名石隐精舍,旧名普贤寺,已废圮。(2)在江西省贵溪市西南。原名应天山,主峰海拔811米。宋代陆九渊于此讲学五年,以山形如象,易名象山,陆九渊自号“象山翁”,世因称陆等为象山学派。相传第十八代张天师曾于此修道。今山南、北有黑龙井、碧莲池等遗迹,始建于北宋的应天庙尚存后栋六栟,山巅有“弹子石”、“繙经石”、“黄巢神剑”、“天师法剑”等景。(3)在湖北省荆门市西郊。原名蒙山,因象山先生陆九渊曾讲学于此而称今名。历为游览胜地。南北向,长600米,宽250米,海拔176米。现为占地50余万平方米的龙泉公园重要组成部分。有龙泉书院,陆夫子祠,老莱山庄,蒙、龙、惠、顺四泉,文明湖,讲经台,清河桥,烈士陵园,唐宋古柏遗址等。蒙泉在山东麓,为荆门四泉之首。南宋时陆九渊知荆门军,绍熙二年(1191年)张垓游此,大书“蒙泉”二字,陆九渊遂勒石制碑,立于泉旁。碑为圆首,高2.2米,宽1.4米,极为夺目。(4)在云南省丽江市城北、玉泉东畔。因山形如象而名,海拔 2704 米。南与狮山相依,辉映成趣。山上有石道可循,凡2280米,名“长寿路”,沿途建有鉴雪亭、松韵亭、思思亭、呼呼亭、山美孔坊、吉多坊等建筑。登山鸟瞰雪山古城,历历在目,是名城丽江近年来新开辟的风景游览区。(5)在陕西省潼关县东北、老潼关城西南隅、凤凰山西北侧。两山紧紧相连,形状似象鼻,若蝎尾,故名象山或蝎子山。山上有田百亩,为黎姓首垦,又名黎家坪。今为同蒲铁路所经。


猜你喜欢

  • 中共中央政治局旧址

    在今江西瑞金市西北沙洲坝下霄村。是一座砖木结构瓦房,前后二进,均有厢房。1933年中共临时中央从上海来瑞金后,博古(秦邦宪)等在此居住和办公。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顺安县

    辽置,属懿州。治所在今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东北塔营子乡。金为懿州治。元废。古县名。辽置,治今辽宁省阜新市东北塔营子村古城。属懿州。元废。

  • 平梁城

    南宋淳祐中建。在今四川巴中市西二十五里平梁山上。道光《保宁府志》卷15:《张实筑平梁城题名记》:“大宋淳祐十一年都统制忠州刺史环卫张实大使余龙学诸军创平梁山城。山名取抚平梁州之义,地则坐据要地,壁立万

  • 印江县

    明弘治七年(1494)改思印江长官司置,属思南府。治所即今贵州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民国初属贵州镇远道。1923年直属贵州省。1986年改设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清爱必达《黔南识略》卷16:印江县“思

  • 香城镇

    北宋置,属普成县。即今四川剑阁县东南香沉镇。在山东省邹城市东南部。面积176.9平方千米。人口8.5万。镇人民政府驻香城,人口1490。传此地为邾国桃园附近一古城,桃花香飘全城而名香城。建国初为香城区

  • 大仓屿

    在今台湾省澎湖县北,渔翁岛与白沙岛之间。清蒋毓英《台湾府志》卷3:大仓屿“澎民罕到,只一圹土耳”。今有大仓村。

  • 呼延渠

    在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北。唐杜佑 《通典》:北安都护府有呼延渠。

  • 白蚬江

    即古东江。又名白蚬湖。故道自今江苏吴县东南三十里古三江口与松江分流,经白蚬湖东南流入海。

  • 东亭湖

    又名浴兵池、东湖。在今安徽广德县东南三十里。《舆地纪胜》卷24广德军:东亭湖“在朝阳门外三十里。张王兴迹之所。王先开一池, 曰浴兵池,今呼为东亭湖”。《方舆纪要》卷29广德州:东亭湖“在州东南三十里。

  • 姚源洞

    在今江西万年县西南青云镇东。《方舆纪要》 卷85饶州府万年县: 姚源洞 “在县 (今青云镇) 东里许,深可十五里。两山并峙,林木蓊蔚,土田肥美”。明正德间,邑人王浩八等于此聚众起事。在今江西省万年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