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谦州

谦州

又作欠州、欠欠州、谦谦州。元置,属岭北行中书省。在今俄罗斯图瓦自治共和国乌鲁克穆河与克穆齐克河合流处之南的鄂依玛克古城。《元史·地理志》 谦州: “亦以河为名,去大都九千里,在吉利吉思东南,谦河西南,唐麓岭之北。居民数千家,悉蒙古、回纥人。有工匠数百,盖国初所徙汉人也。”元初划为拖雷家族领地,世祖时置益兰州等处五部断事官治之。


又作谦谦州(《元史·贾塔剌浑传》)、欠州(《元史·百官志》)、欠欠州(《元史·刘好礼传》)、俭俭州(《长春真人西游记》)。谦,近译为克穆,当地突厥语义为河。在今俄罗斯图瓦自治州。《元史·地理志》:“谦州亦以河为名……在吉利吉思东南,谦河西南,唐麓岭之北。居民数千家,悉蒙古、回纥人。有工匠数局,盖国初所徙汉人也。地沃衍宜稼,夏种秋成,不烦耘籽。”


猜你喜欢

  • 理州

    元至元十二年 (1275) 置,属大理路。治所在今云南大理市北二十六里大理古城。至元二十一年(1284) 废。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置,治今云南大理市北旧大理。二十一年废。

  • 五谷关

    在今陕西镇安县西。《方舆纪要》卷54镇安县:五谷关“唐置关于此”。

  • 龙山石窟

    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四十里龙山东巅。共有洞窟9个(其中第9窟已毁),开凿于古昊天观遗址旁东、南两个崖面上。洞窟主体分三部分,第4、5窟为一组, 居崖面主要位置;第1、2、3窟为一组,分上、中、下三层;第6

  • 马路河

    即今安徽太湖县境之皖河。《明史·地理志》太湖县:“城西有马路河,即后部河之下流也,东合于灊水。”《清一统志·安庆府一》:马路河“在太湖县西一里。上流自后部河汇南阳、青石、罗溪、棠梨诸水绕县南,又东至县

  • 鲁山县

    北周改山北县置,为鲁阳郡治。治所即今河南鲁山县。隋开皇初改为鲁县。唐初复改为鲁山县,为鲁州治。后属汝州。明属汝州直隶州。民国初属河南河洛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在河南省中部。属平顶山市。面积2432

  • 花秋坝

    即今贵州桐梓县西花秋镇。清道光《遵义府志》卷6桐梓县:花秋坝在“城西八十里”。

  • 北新城县

    东汉改北新成县置,属涿郡。治所在今河北徐水县西南二十里。西晋属高阳国。北魏改名新城县。古县名。西汉绥和元年(前8年)置,治今河北省徐水县西南。属中山国。东汉和帝时改属涿郡。三国魏改属范阳郡。西晋改属高

  • 万荣郡

    南朝梁大同中置,属巴州。治所在永康县(今四川达县西北七十五里桥湾乡)。辖境相当今四川达县西北地及平昌县东南地。北周天和二年(567)为万州治。隋开皇三年(583)废。南朝梁大同中置,治永康县(今四川达

  • 乌蒙土府

    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乌蒙路置,属云南布政司。十六年(1383)改属四川布政司。十七年(1384)改乌蒙军民府。治所在天梯(今云南昭通市西九里土城)。辖境约当今云南昭通市及鲁甸、永善、大关、盐津等

  • 朝阳寺山

    在今辽宁北票市东南。民国 《朝阳县志》 卷12: “朝阳寺山为啦吗洞山南行之系,距县百二十里。山前有庙曰朝阳寺,以庙名山。” 山有城,又名城子山。康熙年间于山上建塔,蒙古族称纳井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