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即今吉林舒兰市西南朝阳镇。清宣统二年 (1910) 置舒兰县于此。民国魏声龢 《吉林地志》:“舒兰县,土名朝阳川。”②即今吉林龙井市西北朝阳川镇。《清史稿·地理志》 延吉府: “布尔哈通河……径铜佛
即今江苏如东县北二十二里苴镇。民国 《如皋县志》 卷1: 苴镇在 “县东一百五十里”。在江苏省如东县东部、掘苴河两岸,临近黄海。面积101平方千米。人口4.1万。镇人民政府驻苴镇,人口 5200。古为
五代汉乾祐元年(948)改广晋府置,治所在元城、大名二县(今河北大名县东北大街乡)。北宋庆历二年(1042)建为北京。辖境相当今河北大名、魏县、成安、广平、威县、临西、馆陶和山东临清、夏津、冠县、莘县
①唐武德五年(622)置,属南恭州。治所在今广西蒙山县东南陈塘镇沙灵。后属蒙州。北宋熙宁五年(1072)废。②唐置,为羁縻紆州治。治所在今广西忻城县东南、红水河北岸。北宋庆历时废。古县名。(1)唐武德
俗名牛鼻子洞。在今贵州大方县西南。清康熙 《贵州通志》 卷6: “悬崖绝壁,下临阁鸦江。舟行洞中,深广不可测。登降以梯乃得上。昔蛮人尝保此以为障蔽。《滇记》: 由阁鸦至大定,洞凡三十有四,而阁鸦最险。
一名河埠桥。即今江西临川市南五十里河埠乡。清同治 《临川县志》 卷1下: 九十八都有河埠墟。
即三大偏关。今西藏比如县东南山扎区普宗乡驻地桑达本贡。清乾隆 《西域同文志》 卷18载: “西番 (藏) 语: 萨木,谓地。达,边也。博木,道士也。关,观也。地居边境,有道观,故名。”
即今河北临漳县故邺县城西南门。《十六国春秋·后赵录》:太宁元年(349),“伏都等攻(石)闵不克,(石)闵、(李)农等攻斩伏都等, 自凤阳门至琨华,横尸相镇”,即此。
即今贵州镇远县。《明史·贵州土司传》: “镇远,故为竖眼大田溪洞。”
清外蒙古车臣汗部所属二十三旗之一。顺治十二年(1655)设,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肯特省温都尔汗。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置,为车臣汗部本旗。驻地即今蒙古国肯特省温都尔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