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山
即土城山。在今浙江绍兴市东五云门外。《清一统志·绍兴府》:土城山“在会稽县东六里。《越绝书》:越王得西施,教习于北坛利邱里土城,三年而献吴。亦名西施山”。
即土城山。在今浙江绍兴市东五云门外。《清一统志·绍兴府》:土城山“在会稽县东六里。《越绝书》:越王得西施,教习于北坛利邱里土城,三年而献吴。亦名西施山”。
在今河南杞县境。《清一统志·开封府一》: “桃陵,在杞县东南十里。……又县东南三十五里曰青陵,西南五十里曰翟陵,又东北二十里曰武陵,皆土阜也。俗亦谓之五陵。《陈留风俗传》: ‘雍丘有五陵之名’。”
东汉改傿陵县置, 属颍川郡。 治所在今河南鄢陵县西北十八里古城村。北魏改为鄢陵县。北齐废。隋开皇中复置鄢陵县,属许州,徙今鄢陵县。十六年 (596) 为洧州治。大业初属颍川郡。唐武德四年 (621)
即今江苏太仓市西北直塘镇。清宣统《太仓州志》 卷 4: 直塘镇 “水无迤逦曲折,故名”。
北宋置,在今甘肃定西县南东西两河间,南接陇西县。《方舆纪要》卷59安定县:乌龙关“今亦曰乌龙厄”。
即今湖北枣阳市南六十八里平林镇。清有主薄驻此。民国初设县佐。
一名温州岛。即今浙江温州市东瓯江口外之灵昆岛。《方舆纪要》卷94温州府永嘉县“中界山”条:“灵昆山与中界山并峙海中,旧为樵采之地,今垦田数千亩。”
即乌尔繖河。今内蒙古新巴尔虎右旗东、新巴尔虎左旗西之乌尔逊河。
又名陌底渡。在今山西芮城县陌南镇南。为黄河渡口。《三国志·魏书 ·杜畿传》: “ (卫) 固等使兵数千人绝陕津,畿至不得渡。……遂诡道从郖津渡。” 即此。
俗名桥头。即今江苏吴县西北二十八里通安镇。明崇祯 《吴县志》 卷16有通安桥。清光绪 《江苏全省舆图》 长洲县图: 西北有通安桥。民国 《江苏六十一县志》: 吴县西北有 “通安桥镇”。
在今河北蠡县南。又名唐河。《方舆纪要》卷12蠡县:杨村河,“《志》云:滋河、沙河、唐河之水, 自祁州合流,经博野县而合为三岔口,入县界为杨村河,引而东,初自县东南流入河间府境,其后自兰家圈口北决, 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