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西夜国

西夜国

亦名漂沙、子合。汉西域国名。都城在呼犍谷(今新疆叶城县西南)。神爵二年(前60)后属西域都护府。


西域城国。汉时王治呼犍谷(今新疆叶城县南阿克河河谷一带)。属西域都护。


猜你喜欢

  • ①西周封国。姬姓。在今山西西南部。开国君主是周成王弟叔虞,建都于唐 (今山西翼城县西)。春秋初期,晋昭侯封叔父成师于曲沃 (今山西闻喜县东北),形成分裂局面,后为曲沃武公所统一。晋献公迁都于绛 (今山

  • 司马光墓

    在今山西夏县西北三十里鸣条冈。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宝元进士,后任宰相等职。著有《资治通鉴》、《涑水纪闻》等。《清一统志·解州》:司马光墓“在夏县西北三

  • 乌坵

    一作乌丘山。即今福建莆田县东南乌丘屿。扼兴化湾与湄州湾之口,为本省沿海南北交通要冲。分大丘、小丘两屿。两屿东西并列,相距约二里,大丘在西,小丘在东。因形状象乌龟,故名。大、小乌丘亦名大龟、小龟。岛上丘

  • 崞山县

    北魏改崞县置,属繁畤郡。治所在今山西浑源县西十五里麻庄。北周废。(1)古县名。北魏改崞县置,治今山西省浑源县西,属繁畤郡。北周省。(2)旧县名。晋绥抗日根据地设。1940年由山西省崞县析置。1941年

  • 方山镇

    即今安徽芜湖县南十里,青弋江东岸芳山。旧属宣城县。清嘉庆《宁国府志》卷12:方山镇“距城六十里”。在河南省禹州市西北部。面积64.2平方千米。人口4万。镇人民政府驻方山,人口1870。因南邻方山得名。

  • 鲍家遗址

    在今山东邹平县东二十四里长山镇鲍家村西南。为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遗存。面积1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2米。上叠压商周至秦汉文化层。出土器物有石斧、石锛、石簇、蚌锯、铜削、铜簇、黑陶杯、鼎、鬲、簋、豆及蛋壳陶

  • 背阴障堡

    一作背隐嶂堡。明置,属广宁前屯卫。即今辽宁绥中县西南大风口水库北背荫障。明 《辽东志》 卷3: 永安堡 “堡东背阴障可按伏”。清乾隆《钦定盛京通志》 卷30: 背阴嶂堡在 “ (宁远州) 城西一百四十

  • 结树边卡

    又作嘉须白嘎、甲须奔卡、三树边卡。即今西藏比如县东南白嘎。清乾隆 《西藏志· 程站》: “自察木多由类乌齐草地进藏路程” 经由结树边卡。

  • 宜秋

    ①在今河南唐河县东南。《后汉书·齐武王縯传》: “会下江兵五千余人至宜秋。乃往为说合从之势,下江从之。” 李贤注: “宜秋,聚名,在沘阳县。”②在今陕西泾阳县西北。《晋书·苻健载记》:东晋永和八年 (

  • 木鲁罕山卫

    明永乐四年(1406)置,属奴儿干都司。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中游北岸穆哩罕山地区。后废。明永乐四年(1406年)置,治所今址不详。属奴儿干都司。辖区约今俄罗斯黑龙江中游北岸穆哩罕山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