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仁宗
又名布拉木达克喇。治所即今西藏普兰县。1960年于此设普兰县。清乾隆《卫藏通志》作“补仁”。藏语意为“独毛”,以当地地形得名。
又名布拉木达克喇。治所即今西藏普兰县。1960年于此设普兰县。清乾隆《卫藏通志》作“补仁”。藏语意为“独毛”,以当地地形得名。
在今内蒙古鄂温克自治旗南境外兴安岭南段。《新唐书·室韦传》:“每溽夏,西保貣勃、次对二山。山多草木鸟兽,然苦飞蚊,则巢居以避。”即“欠对山”。
①即今湖北秭归县(剪刀峪)西北归州镇。《水经·江水注》:“(秭归)县城东北,依山即坂,周回二里,高一丈五尺,南临大江。古老相传,谓之刘备城。盖备征吴所筑也。”《舆地纪胜》卷74归州:刘备城“即今州城。
南宋建。在今浙江新昌县南。《方舆纪要》卷92绍兴府新昌县:孝行砩在“县南一里。宋邑令林安宅所开, 自城东虎队岭导流入东洞门,绕南门而西,以达于三溪。砩长十余里,溉田千余顷,附郭居民咸仰给焉”。
明弘治九年 (1496) 筑堡,在今河北怀安县 (柴沟堡镇) 西二十里。《方舆纪要》 卷18万全右卫: 渡口堡 “沿边有牛心、大尖等山,险峻足恃”。
东汉末在孟津置,为八关之一。在今河南孟津县东北、孟县西南。《后汉书·皇甫嵩传》: 中平初,张角黄巾起义,“诏勑州郡修理攻守,简练器械,自函谷、大谷、广城、伊阙、轘辕、孟津、小孟津诸关,并置都尉”。东汉
即今河南鲁山县东南五十四里张官营镇。民国初设县佐驻此。
在今台湾省屏东县东南牡丹乡(石门村)东北十六里牡丹村。原为高山族排湾人村社。清同治十三年(1874)牡丹社人民在此英勇抵抗日本侵略军。台湾土著番社名。即今台湾省屏东县南牡丹乡东北牡丹村。清同治十三年(
旧名新添关。在今贵州贵阳市城东南。清檀萃 《黔囊》: “贵阳之东五里为图宁关。关踞高山,有茶亭使馆,所以迎皇华之使。”
即浙江武义县西南柳城镇。明初属丽水县,置鲍村巡司于此。景泰三年 (1452) 为宣平县治。即今浙江省武义县西南柳城镇。明初置鲍村巡检司于此。景泰三年(1452年)于此析丽水县置宣平县。
金置,属白马县。在今河南滑县西南。在山东省武城县中南部。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202平方千米。人口10.6万。镇人民政府驻县城,人口6.7万。武周万岁登封元年(696年)历亭县治此。宋属河北东路恩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