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蜀郡

蜀郡

周赧王元年 (前314) 秦惠王置,治所在成都县 (今四川成都市)。《元和志》 卷31成都府: “以蜀山以为郡名。” 西汉辖境相当今四川松潘以南,北川、彭县、洪雅以西,峨边、石棉以北,邛崃山、大渡河以东,以及大渡河与雅砻江之间、康定以南、冕宁以北地。东汉建武元年 (25) 公孙述据蜀,改为成都尹。十二年 (36) 复改为蜀郡。辖境缩小。西晋太康十年 (289) 改为成都国,后又为蜀郡。隋开皇初废,大业元年 (605) 复为蜀郡。唐武德元年 (618) 改为益州。天宝元年 (742)复为蜀郡。至德二年 (757) 改为成都府。秦李冰、西汉文翁、东汉第五伦、廉范等曾任太守,均有德政。李冰创建湔堰 (都江堰),至今仍为成都平原农业的命脉。汉晋时与广汉、犍为二郡合称三蜀。


战国秦昭襄王二十二年(前285年)置,治成都县(今四川成都市)。辖境约当今四川省岷江流域、沱江中上游、涪江中游和大渡河下游地区。西汉高祖六年(前201年)分巴、蜀两郡置广汉郡,辖境缩小,仅有今成都市以西,松潘县以南,汉源、九龙县以北,康定县以东地区。东汉延光二年(123年)分西南部置蜀郡属国,辖境更小。西晋太康十年(289年)改置成都国,后复为蜀郡。东汉至南朝陈属益州。隋开皇初废,大业三年(607年)复置。唐武德元年(618年)改益州,天宝元年(742年)复改蜀郡,至德二载(757年)改成都府。


猜你喜欢

  • 奇村隘

    在今广西龙州县西北。《清一统志·太平府》 “武德隘” 条: 奇村隘 “与越南交界,有兵防守”。

  • 仓子埠镇

    即今湖北新洲县西三十八里仓埠镇。民国《湖北通志》卷73《兵事》:清同治二年(1863)九月,捻军“东走黄冈,掠舟仓子埠”。

  • 梁德县

    南朝梁置,为梁德郡治。治所在今广东信宜县东北。隋开皇九年 (589) 属泷州,十八年(598) 改为怀德县。古县名。南朝梁置,治今广东省信宜市东北,为梁德郡治。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名怀德县。

  • 平冈镇

    即今辽宁西丰县东北平冈镇。伪满康德五年《西丰县志》卷4:平冈镇在“(县)东北五十里”。在广东省阳江市江城区南部。面积120平方千米。人口9.4万。镇人民政府驻平冈圩,人口 9500。建于清道光年间,因

  • 右辅

    右扶风为汉三辅之一,因地处京兆尹之右(西),故别称右辅。后世亦通称京西之地为“右辅”。唐李商隐《行次西郊》:“右辅田畴薄,斯民常苦贫。”汉三辅之一右扶风的别称。因在京兆尹之右(西),故称。后世常称京西

  • 东义州

    西魏大统中置,治所在卢氏县(今河南卢氏县)。隋开皇初改为虢州。

  • 黄岐埠

    又作黄旗埠。即今山东安丘市东北四十二里黄旗埠镇。清光绪 《山东通志》 卷2 《舆图志》:安丘县东北有黄岐埠。

  • 沙枣城

    在今甘肃敦煌市西南沙枣园村。《清一统志·安西州》 “巴颜布喇”条下:沙枣城“在(敦煌)县西南三十里,通锡尔哈勒津当城之要路”。

  • 大红城镇

    蒙古名乌兰巴尔哈孙。即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西南六十二里大红城乡。民国《绥远通志稿》卷2:和林格尔县第二区驻大红城镇。

  • 阿荣旗

    1934年日伪置,属黑龙江省。驻地在红花梁子(今内蒙古阿荣旗西红花梁子镇)。1941年迁驻那吉屯(今阿荣旗驻地那吉镇)。1945年划归兴安省。1947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属呼伦贝尔盟。1969年划归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