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湖镇
在今湖北潜江市西北蚌湖村。《方舆纪要》卷77潜江县 “白洑驿” 条下,“蚌湖、芦洑头亦为巡警处。盖其地皆接通江、汉,盗贼易于出没”。民国置镇。
在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西北部。面积17平方千米。人口1.8万。镇人民政府驻蚌湖圩,人口4310。镇以驻地名。因此地原有一湖,湖中多蚌,故名。原属番禺县第十区。1958年划入广州市郊区。1960年设蚌湖公社。1984年改设蚌湖区。1986年撤区建蚌湖镇。地处流溪河下游沿岸平原。主产稻、花生,并产蔬菜、甘蔗。有纺纱、服装、手袋、电子等厂。流溪河通航。
在今湖北潜江市西北蚌湖村。《方舆纪要》卷77潜江县 “白洑驿” 条下,“蚌湖、芦洑头亦为巡警处。盖其地皆接通江、汉,盗贼易于出没”。民国置镇。
在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西北部。面积17平方千米。人口1.8万。镇人民政府驻蚌湖圩,人口4310。镇以驻地名。因此地原有一湖,湖中多蚌,故名。原属番禺县第十区。1958年划入广州市郊区。1960年设蚌湖公社。1984年改设蚌湖区。1986年撤区建蚌湖镇。地处流溪河下游沿岸平原。主产稻、花生,并产蔬菜、甘蔗。有纺纱、服装、手袋、电子等厂。流溪河通航。
即今河北魏县西南回隆镇。旧属内黄县,明于此置回龙庙巡司。《方舆纪要》卷16魏县:回隆镇“在县西南六十里。隆,亦作龙。相传宋真宗北征时,回銮经此,因名”。在河北省魏县西南隅。面积55平方千米。人口4.8
即今吉林集安市西北双岔乡。民国《辑安县乡土志》:“双岔河,城西一百二十五里。”
在今陕西西安市南八里慈恩寺内。本名慈恩寺塔,唐永徽三年(652),慈恩寺主持僧玄奘为保护由印取回的经籍而建。相传建塔时,有雁过坠落而死,瘗于塔,故名。初建为砖表土心五层方形。长安年间重修,改为纯青砖的
即孙洲。在今浙江富阳市西南四十里富春江中王洲乡。《元和志》卷25富阳县:“县有王洲, 出橘,为江东之最,今见进供。”
①南朝梁置,属清远郡。治所在今广东清新县西北。隋开皇十年 (590) 废。②隋开皇十六年 (596) 置,属栾州。治所在今河北晋州市西南。大业初废。
西汉置,属张掖郡,为农都尉治。治所在今甘肃永昌县西二十里水磨关南二里水寨城 (俗称白虎城)。西晋改名番禾县。隋开皇三年 (583) 复置番和县,属凉州。大业初属武威郡。唐武德二年 (619)又改名番禾
即今四川平武县。《方舆纪要》卷73龙安府平武县:“(元)又徙州治武都镇。明洪武中又徙州治乐平镇。即今治也。”(1)在山西省昔阳县北部、太行山中段西麓。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196.9平方千米。人口6.8
北周保定二年 (562) 置,治所在黄土县(今陕西旬阳县东汉江南岸)。三年 (563) 废。北周保定二年(562年)置,治黄土县(今陕西旬阳县东汉水南岸)。次年废。
在今安徽庐江县西北四十里。《新唐书·地理志》:庐江县有白茅山。《清一统志·庐州府一》:白茅山“亦名白茅岭。路达舒城”。
即珠崖郡。治所在瞫都县(今海南省琼山市东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