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星桥镇
即今浙江长兴县西南十八里虹星桥镇。清同治 《长兴县志》 卷1: 虹星桥镇 “在县西南二十五里。西引四安,南控梅溪,藩卫县城,溯游郡治。嘉、道之间列肆联廛,颇称繁庶”。
在浙江省长兴县东部。面积47平方千米。人口2.8万。镇人民政府驻虹星桥,人口1530。以桥得名。1986年置镇。产稻、油菜籽、蚕茧、淡水鱼等。有精密铸造、保温材料、轻纺、石料等厂。清嘉庆、道光间颇称繁庶。有公路通县城,水运便捷。
即今浙江长兴县西南十八里虹星桥镇。清同治 《长兴县志》 卷1: 虹星桥镇 “在县西南二十五里。西引四安,南控梅溪,藩卫县城,溯游郡治。嘉、道之间列肆联廛,颇称繁庶”。
在浙江省长兴县东部。面积47平方千米。人口2.8万。镇人民政府驻虹星桥,人口1530。以桥得名。1986年置镇。产稻、油菜籽、蚕茧、淡水鱼等。有精密铸造、保温材料、轻纺、石料等厂。清嘉庆、道光间颇称繁庶。有公路通县城,水运便捷。
元置,属金竹府。治所在今贵州长顺县西南。明初废。明郭子章《黔记》卷7作古筑,隶金竹府。俗名古羊县。古县名。元置,治今贵州省长顺县西南。属八番顺元宣慰司。明初废。
①在今北京市房山区南。《方舆纪要》 卷11房山县: 挟河 “出县东南中浣谷,流入涿州界”。清《日下旧闻考》 卷103: “挟河在 (房山) 县东南三十里,与涿州良乡交界。发源县之青龙潭东归公村,河亦名
唐南诏置,属拓东节度。在今云南师宗县东南六里城子山。《元史·地理志》 师宗州:“昔爨蛮逐僚、僰等居之,其后师宗据匿弄甸,故名师宗部。”宋大理属石城郡。元改师宗州。大理后期置,治今云南省师宗县。元至元十
亦名广魏县。治所在今四川射洪县南六十里柳树镇。《水经·涪水》:“涪水出广魏涪县西北,南至小广魏,与梓潼水合。”郦道元注:“小广魏即广汉县也。王莽更名曰广信也。”
亦名席帽溪堡。北宋元丰五年 (1082)置,属乐共城。在今四川兴文县西北。《宋史·蛮夷传四》: 元丰五年 (1082),“筑乐共城、江门砦、梅岭、席帽溪堡,西达淯井,东道纳溪,皆控制要害”。不久废。
即今河北威县东十六里方家营乡。清《畿辅舆地全图》威县图:东有方家营。
①唐武德四年(621)置,治所在缙云县(今浙江永康市北)。辖境相当今浙江永康市全部及武义、缙云二县北部地。八年(625)废。②唐六胡州之一。调露元年(679)以处突厥民置,治所在今内蒙古鄂托克旗或鄂托
又名苏木哈喇垓、苏木哈喇灰。清光绪年间置,在今新疆哈密市西七十里头堡。宣统《新疆图志》卷80哈密厅:头堡驿,“回语呼其地曰苏木哈喇灰。注:苏木,部落也。其地在前明为哈喇灰人所居也。……堡甚小,居民二十
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安居县置,属荆州。治所在今湖北当阳市东。大业初改为荆台县。
在今河南伊川县西南。一名九皋山。昔有白鹤鸣其上,故名。《元和志》 卷5陆浑县: 明皋山 “在县东北十五里”。李白 《鸣皋歌送岑徵君》:“若有人兮思鸣皋,阻积雪兮心烦劳。” 《续资治通鉴》: 南宋建炎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