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蔽山

蔽山

在今湖北安陆市北四十里。《方舆纪要》 卷77安陆县: 蔽山 “山如屏嶂,遮蔽南北,其阴即应山县界”。


猜你喜欢

  • 牙梳山

    ①即今福建宁化县西北牙梳山。《方舆纪要》卷98宁化县“翠华山”条下:“县北六十里又有牙梳山,以形似名。险峻扼塞,啸聚所凭。”②在今江西石城县东北,与福建省建宁县接界。《方舆纪要》卷88赣州府石城县:牙

  • 哈三城哈思罕站

    明初改元哈散 (合散) 站置,在今黑龙江省通河县附近。明 《辽东志》 卷9: 海西东水陆城站有 “哈三城哈思罕站”。

  • 鸭渌水

    即今中朝界河鸭绿江。《新唐书· 地理志》 引贾耽 《道里记》: 自营州渡辽水,“南至鸭渌水北泊汋城”。《新唐书· 高丽传》: “有马訾水出靺鞨之白山,色若鸭头,号鸭渌水,历国内城西,与盐难水合,又西南

  • 四团仓镇

    亦作四团湾。即今上海市南汇县北盐仓镇。清光绪《南汇县志》卷1:四团仓镇在“邑北十二里,为下沙二场。向有盐仓,故名”。

  • 巴儿思阔

    亦作巴儿思渴。即今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卷117《西域土地人物略》:“阿思打纳西为巴尔思阔。”

  • 铜钟 (鐘) 店

    即今河南正阳县东南四十八里铜钟镇。元、明置巡司于此。

  • 拉卜楞镇

    即今甘肃夏河县治。因拉卜楞寺而得名。1926年于此设拉卜楞设治局。1928年改置夏河县。在甘肃省夏河县西部、大夏河上游两岸。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62平方千米。人口1.4万,有汉、藏、回等族。“拉卜楞”

  • 雩坛 (壇)

    亦称舞雩坛。在今山东曲阜市南。《水经·泗水注》: “ (雩) 门南隔水有雩坛,坛高三丈,曾点所欲风舞处也。” 《礼记·郊特牲》 疏引《论语》 郑注: “沂水在鲁城南,雩坛在其上。” 《寰宇记》 卷21

  • 斟县

    西汉置,属北海郡。治所在今山东潍坊市东南五十里。东汉省。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山东省潍坊市东南,属北海郡。东汉初废。

  • 雾云 (雲) 山

    在今山东招远市西十五里。《清一统志·登州府》: 雾云山,“ 《县志》: 山形高峻,每辰卯之交烟云吞吐,回合山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