蓼角咀
即料角咀。在今江苏启东市东北。旧为大江入海之冲。《方舆纪要》 卷 23 海门县: 料角咀,“ 《江防考》: 北岸东起蓼角咀大河口,以及吕四、卢家等场,沿于杨树港、海门县里河镇,以达于通州,此海门县之南路也。嘉靖中,官军败倭于此”。
即料角咀。在今江苏启东市东北。旧为大江入海之冲。《方舆纪要》 卷 23 海门县: 料角咀,“ 《江防考》: 北岸东起蓼角咀大河口,以及吕四、卢家等场,沿于杨树港、海门县里河镇,以达于通州,此海门县之南路也。嘉靖中,官军败倭于此”。
北宋大观三年(1109)置,为纯州治。治所在今四川纳溪县东南打鼓镇东北古纯村。宣和三年(1121)改为九支城。古县名。北宋大观三年(1109年)置,治今四川省合江县西南九支镇。为纯州治。宣和三年(11
在今四川资中县西罗泉镇东。清光绪 《资州志》 卷2: 碑记坎 “去罗泉井三里。额设盘查之所,凡采买官盐配引若干,例给硃印签,驼运至关,缴签查验,有无夹带私盐。地最险要”。
明万历时建,属宁夏中卫。在今宁夏中卫县西南三十里。清设守备驻防。
清光绪三十二年 (1906) 置,属宁波府。治所在今浙江象山县南八十里樊岙乡。1912年与石浦厅合置南田县。清宣统元年(1909年)析象山南田岛置,治今浙江省象山县南之南田岛。1912年与石浦厅合置南
即今四川新都县南八里毗河。东流至金堂县注入沱江。《元丰九域志》 卷7: 新都县有毗桥水。《方舆纪要》 卷67新都县: 毗桥河在 “县南八里。出灌县,下流入金堂河。或云湔水之支流也。《旧志》:怀安军有中
即今湖南衡南县 (衡阳市) 东南六十里相市乡。同治 《清泉县志》 卷1: 相公堡市 “相传诸葛武侯督赋临烝,尝舣舟于此”。
在今四川巫山县东,为长江三峡之一。《水经·江水注》:“江水又东径巫峡,杜宇所凿以通江水也。江水历峡,东径新崩滩,其间首尾一百六十里,谓之巫峡,盖因山为名也。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
唐显庆中置,属安西都护府。治所在史国乞史城(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南沙赫里夏勃兹)。后废。唐置,治史城(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南沙赫里萨布兹)。属安西都护府。辖境约相当今中亚独莫水中下游一带。
又名白亭海、小阔端海子。蒙古名哈拉(喇) 脑尔。在今内蒙古阿拉善旗西克头 (大) 湖村北与甘肃民勤县马王庙村东北之干湖盆。《清一统志·阿拉善厄鲁特》: 谷水 “即三岔河。自河州府城东东北流,经镇番县东
在今安徽当涂县东北。《舆地纪胜》卷18太平州:灵墟山“在当涂县东北三十五里。世传丁令威得道飞升之所。山椒有坛址犹存”。唐李白有《灵墟山》诗。